三个连队,分成三部分。
关键时刻,需要握紧拳头打出去,寒烽为什么要分兵?
因为不分兵,就是找死。
不分兵,无法和敌人抗衡。
大规模集团作战,日军拥有完整的建制,通畅的信息渠道,足够的军火弹药,是一个巨大的怪物,可以碾压正面的一切。
中国军队现在,根本无法和敌人正面对抗。
都是老弱残兵。
残兵们的斗志和日军得胜之师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建制完全混乱,指挥起来,非常困难。
不说别的,这些纠集起来的残兵中,从属于不同的地域,地方的方言都让寒烽觉得很为难。
语言都不能顺畅听懂呢。
特别重要的武器弹药,完全不能平衡。
现在,寒烽部队四百余人,只有步枪八十余支,都是缴获敌人的,现在,每一支步枪的平均装备子弹的数量是50多发吧?
机枪和掷弹筒什么的,都给了李特聪部队,坚守凯门大厦的。
寒烽部队,是轻装部队,缺少弹药!
不能和敌人正面长期对射!
游击战,运动战才合适。
寒烽部队在服从命令上,还是相当出色的。
三个连长迅速招呼本部官兵,分头前进,尽量撒开了正面,形成很宽的散兵线。
第三路,是寒烽亲自带领的一路,一个连,经过战斗以后,加上一个补充的排,还有一百三十余人。
可惜步枪只有二十五支。
寒烽让自己的连队分成前后两个梯队。
第一梯队,有三十余人,第二梯队,三十余人,其余的是第三梯队。
分散兵力,可以避免鬼子用炮火猛轰,造成我军重大伤亡。
他将几把短枪,二十支步枪,都装备到了第一梯队。
第二梯队,只有五支步枪,聊以自卫。
部队官兵迅速前进。
他们的左翼两个连队,是吸引敌人的,分散敌人兵力的。
寒烽部队,才是攻击敌人的尖刀部队。
战斗迅速激烈。
中国军队的伏击部队杜风烈部队,重创了急于救援的日军,一阵乱枪,打死打伤敌人二百余人,抢走了敌人伤兵和尸体的武器弹药,极大地增强了自己的实力。
五百余人的部队,坚守在废墟和居民区的房屋庭院,街道之上,向敌人狙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