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他反复无常的性子,慕容恪又怎么敢冒着巨大的危险,与周成坦诚相见。
谁也不敢保证周成会不会趁机绑了慕容恪,向桓温投降。
慕容垂感慨道:
“桓温不过是牺牲一名死士,却使我们与周成相互猜疑,实在是好手段。”
慕容恪沉声道:
“桓温既然要使离间计,只怕也不会放过吕护。”
果不其然,慕容恪话音刚落,就有探子回报,原来今夜有人向金墉城内射入一箭,箭上绑着一封密信,已经被送到了吕护的手上。
慕容恪与慕容垂对视一眼,都只能无奈摇头叹息。
与此同时,吕护也在为这封桓温的来信而苦恼。
信上是桓温对他的许诺,桓温明确表示,只要吕护愿意倒戈,便会许以高官厚禄。
吕护一时间心乱如麻,倒不是因为桓温的许诺,而是应该如何处置这封信。
究竟是要销毁,还是应该交给慕容恪。
就算主动上交,慕容恪真的会信任自己吗?
可别忘了,吕护之所以来到洛阳,就是因为慕容恪不放心让他留在河内郡,逼迫吕护离开了野王。
就在吕护为此纠结的时候,慕容恪的记室参军封裕奉命来到了周成的府邸。
封裕见礼之后,对周成说道:
“太原王知道这不过是桓温使的离间计,希望能与周将军开诚布公,请周将军出城一叙。
“周将军无需担忧,太原王愿以身家性命担保,绝对不会为难将军。”
慕容恪与周成的会面,不在于说了什么,而在于周成出城之后,能够平安回到洛阳,这足以澄清彼此之间的误会。
但周成却摇头道:
“还请转告太原王,末将职责在身,不能出行。
“太原王若是真的信任周某,还请入城一叙,周某同样愿意以身家性命作为担保。”
封裕愕然,最终双方不欢而散。
历史上曾有两次著名的洛水之誓。
第一次是刘秀发誓放过害死他兄长的仇人朱鲔,换取了朱鲔的投降,而刘秀也遵守了誓言,让朱鲔得以善终。
第二次则是司马懿指着洛水发誓,放过他的政敌曹爽,而曹爽也选择放弃抵抗,最终被司马懿夷灭三族。
自此以后,谁也不会把誓言当回事。
毕竟司马懿的后人如今还好好的坐着江山,也没见他子孙断绝。
因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