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恪不敢苟同,当然,二人彼此间的积怨太深,即使是慕容恪也难以让他们化干戈为玉帛。
回到自己的军帐,与慕容儁因为怀念慕容晔而暗自神伤不同,慕容恪一直在考虑如何才能以最小的损失,得到最大的战果。
和他有相同烦恼的,除了桓熙之外,还有苻坚。
十万虞军已经抵达了平阳县(今山西临汾),距离闻喜不过二百里,由平阳南下,过平阳郡绛邑县(今山西侯马),便是闻喜。
苻坚已经知道了梁军渡河的消息。
此前梁军主力一直驻扎在长安休整,如今他一南下,桓熙居然紧跟着东出,很明显,虞国内部有人泄密。
但是苻坚却很难揪出通敌之人,因为出兵的时间,在虞国的上层并不算秘密,毕竟苻坚不可能一拍脑袋就出兵,需得定下了时间,再由各部门协同合作,做好出兵前的各项准备。
通敌的嫌疑人有很多,在虞国式微的情况下,指不定谁就会给自己预先留下一条后路。
一旦强弱发生逆转,就该是桓熙担心有人通虞了。
故而,除了战将以外,跟随苻坚南下的,基本没有汉人,就连薛赞也被苻坚留在了后方,辅佐李威镇守晋阳。
按照苻坚此前与慕容儁的约定,将由苻坚南下进攻闻喜县,慕容儁派遣偏师助战,而燕军主力则会进攻东垣,以此让桓熙两头难以兼顾。
但无论是苻坚,还是慕容儁,在明知桓熙还未抵达前线的情况下,都没有急于出兵,率先发动进攻,白白浪费了时间。
他们都希望对方能够吸引桓熙的注意力,对上梁军的主力,消耗梁军。
待他们两败俱伤的时候,自己则攻破城池,向着战场进发,加入到战局之中,以最小的损失,取得这场胜利。
这也是联军的通病,各怀鬼胎,同床异梦。
桓熙此时已经来到了高王城。
“当年我追击石苞,一路行至此地,观察山川形势,认为若能在此建设一座坚城,纵有十万大军,也只能望城兴叹。”
桓熙在巡视高王城时,与随行的将佐们回忆起了往事,说话时,难掩眉宇间的得意之色。
将佐们闻言,无不出言奉承。
高王城的建造无疑是至关重要的,正是有了这座城池阻挡了苻健西进,桓熙才能抽身去争夺河套、河西。
否则,一旦苻健在他出兵河套、河西的时候,趁机由蒲坂入关,桓熙根本来不及回援。
虽然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