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保全自己。
漆黑当中,一道黑影从他们身前擦过,并没有发现他们的身影,随后以缓慢而坚定的脚步走了过去。
高挑女生先是低着头屏息,此时又随着男生摸黑向前走着,恐惧不断滋长,但她还是拼命沉下心来,尽量忽略男生所做的诡异行径,和眼下越发荒诞的境遇,转而聚焦到自己的恐惧本身,不断分解剖析,直面自己内心的恐惧。
自古对于“门”的恐惧虽然稀少,但并非无迹可寻,特别是在历史和考古行业中,就经常有人会在阴冷、逼仄的地下墓室空间里,看见玄宫的尽头门半开着,有一个少女半倚在门口,目光幽幽……
「妇人启门图」。
这类神秘的古墓壁画从汉代开始频繁出现在墓室、墓祠和石阙中,不知为何在魏晋南北朝后期一度消失,而又在宋辽金元这一时期突然再次流行。
有种种迹象表明,起初这一形制与黄老之术盛行的汉代有关,西王母被认为是升仙之门的掌管者,所谓「妇人启门图」的源头,便是墓主人希冀借助仙女引导,能见到西王母,使逝去的人达成升仙不朽的夙愿。
但其中呈现一种时间线上的潮汐变化,十分让人费解,以至于不少宗教学者将这种变化,与历史上某种思潮的兴衰复起挂钩,并笃定认为其中与某些秘密教派有高度相关,甚至许多耳熟能详的古人都是其中的见证者。
严谨些的历史学家会从墓葬空间的角度来分析,这扇半开之门必然通向一个未被展示的空间,因此墓主人是通过这种方式,以门后空间的无限未知实现了对有限空间的拓展,即利用“人们的想象”来扩大和延伸墓室空间。
总而言之至今也没人知道,这些深藏于古墓地下,以石雕和砖雕惟妙惟肖模仿着木质建筑的柱子和斗拱的“门”,到底代表着生门还是死门,门后是永生仙境还是地狱黄泉,只知道在幽暗深邃的地宫享殿之内,总是无独有偶地存在着一幅幅阴森诡谲的启门图,不断激发人们的恐惧……
不知走了多远,地下车库的尽头已经矗立着一扇铁门,上面多年前强加的铁索锈迹斑斑,男生慢慢往前移步,再次叩动着尘封多年的铁门,附耳上前,只觉震波荡漾间声音幽怨,似乎直达到一处空阔无垠的神秘空间。
男生脸上露出喜色,那段满锈铁索轻轻一掰就从中断开,脆弱的像是根油炸过的面饼,门上灰尘簌簌掉落,门后是比黑暗更加凝固而真实的东西,宛如一堵亿万年前就矗立在原地的玄武岩墙。
男生终于从虔诚狂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