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也只是认为夏远只是个身体素质比较好的兵,毕竟他的块头在那里站着。训练好,并不代表作战能力强,他们在接手的不少新兵之中,也遇到过不少训练很好的士兵,但上了战场就蔫儿了。
夏远也只是比这些新兵强一些。
夏远明白,想要达到一定的高度,就需要展现自己的实力,他把目光放在了淞沪会战上,这也是他的目标之一,淞沪会战的战事进行的相当惨烈。
日军在沪上建筑了大量的军事堡垒,日本海军司令部大楼,由钢筋混凝土铸成,围墙的厚度达到了零点八米,十分坚固。而当时中国军队普遍缺乏重武器,哪怕是第一批打响淞沪会战的两个师都是德械师,
说是德械师,其实空有其表,其实也是德械、国械的大杂烩,根本不是现代影视剧中的一水德国造,真正的大部分德械师缺少重武器,最具有德国气息的就是M35头盔,武器装备依旧是中国制造的中正式,兵员文化水平低,军官经黄埔军校,保定军校速成,并且没有配套的工业和后勤保障支撑,重火力严重缺乏。
而像八十七师,八十八师也只配备了少量的迫击炮,部队里唯一统一的,就是M35德国头盔。
由于担心火力不足,张将军在开战前向后方请求支援,抽到了最好的几个炮兵团支援沪上,其中就包括了三六年刚从德国购买的150毫米野战榴弹炮,这是目前国军口径最大,最新锐的火炮,仅有二十四门。
这支炮兵用在了攻坚日本海军司令部大楼的攻坚战役之中,炮兵部队瞄准大楼的外墙进行猛轰,重炮兵使用的是破坏射击,所谓的破坏射击,就是瞄准一个点,一发一发的打,打到瞄准的目标彻底被摧毁为止,其过程中也使用了烧夷弹。
哪怕是这样,依旧没有将目标摧毁,日本海军司令部大楼的墙体太坚固了。
张将军只能把目光放在了八十八师身上。
淞沪会战的第一场战役就是八字桥,虹口至闸北的交通要隘,由于日军在沪上构筑了大量的军事堡垒,八十八师只能逐步推进,就像是拔出一根根钉子一样。担任主攻队伍的是八十八师的二六四旅,旅长黄梅兴师中央军中有名的勇将,一九三二年一二八淞沪抗战爆发时,黄梅兴就曾率领一个团的官兵,在庙行地区与日军血战了两天两夜,被日本人曾称为‘黄老虎’。
签订淞沪抗战停战协议之后,黄梅兴撤出沪上地区时,流着泪下定决心不做亡国之民,而这次重返淞沪战场,他发誓要一雪前耻,战斗持续到了下午五点,一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