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共济的话,在战场上活命下去的概率还是非常大的,日本鬼子强能强到哪里去。
徐溜的思维还停留在和土匪干仗的阶段,没有转变过来,日军是国军遇到最凶残的队伍也不为过了。
淞沪会战时期,绝大多数省份的地方军对手是红匪,山匪,各路军阀,跟这些人打仗,那武器装备都差不多,打的也凶,不少地方军都没有跟日本鬼子交过手,很多士兵的思维都停留在以前,到了淞沪会战,直接被日本鬼子的火力给吓懵了。
中日双方的武器装备差距实在是太大了。
日军每个师团平均配备一万两千人左右,战时配备两万五千人,实际上大多都在两万人出头。
中国方面最好的中央军一个整编师,全额兵力在一万四千人左右,但出征时,真实的人数少得多。
日军特别大队在装备上,日军一个步兵小队配备三具掷弹筒,日军步兵中队配备一到两挺重机枪,有的还配备一到两门迫击炮。步兵大队配备两到四门九二式步兵炮,另增配四到八挺重机枪,有的还加强两门四一式山炮。
在步兵连队配备四门四一式山炮,或六到八门九二式步兵炮,六门三十七毫米反坦克炮。
中国军队与之相比则天壤地别。
中央军在国军队伍里算是最好的部队了,却也只有轻重机枪,手榴弹,唯一的德械师也只是钢盔属于德国制造。
全国只有二十六门炮,弹药无法补给,打一发少一发。
除了武器装备差距大,单兵素养更差,日军每一名普通士兵,人手一本从军日记,从军日记除了记录一些日军日常作战的地点之外,上面还绘画了工事地图,未来世界有人收集过日军的物品,其中就有参加淞沪会战的日军普通士兵的从军日记,甚至在宝山和国军对战的时候,上边还绘画了宝山的工事地图,中国军队在什么地方,日本军队在什么地方,清晰可见。当时的哪怕一个日本士兵,都能画这样的工事地图。
而在实弹射击中,一个日本新兵一个月要消耗一百五十发步枪子弹,机枪三百发。看起来很少,但国军打不起,每一颗子弹的制造都需要钱,要经费,要原材料,生产保障供应。
实际上,孔宋家族贪污的钱,都足够组建大量的兵工厂了。
杜光贵连长清点了连里的人数之后,带着两名战士领取了子弹,以班级为单位,把子弹分发下去,拿到子弹的众人兴奋不已,一时间忘记了在下雨天集合的烦闷。
十颗黄橙橙的子弹入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