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构建的防御工事,也在这次轰炸中尽数被摧毁。
日军的进攻随着炮火结束后,便来了,一个小队的规模,五十多号人。
虽不如上一次日军投入的兵力多,但这次日军投入了大量的重炮,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日军不敢再继续投入更多的兵力,用于杜家宅作战上,生怕在造成巨大的伤亡。
目前,日军陆军总司令支援淞沪会战已经是必然的,增援部队已经在海面上,用不了多久,就能够抵达淞沪战场,在增援部队即将抵达的这一段时间里,他们要做的事情就是,尽可能的扩大阵地,把阵地向前推进,并且制定了二十号总攻的计划。
距离二十号还剩下几天时间,犯不着在这个节骨眼上,和支那人硬拼。
打不下来,就等着总攻的号角吹响就行。
至于为什么不现在反攻,原因很简单,总攻是全线配合总攻,后方有炮兵,天上有飞机。
现在集中兵力打,他们什么支援也没有,一旦伤亡增大,那么二十日的反攻将对他们不利。
这支进攻的日军对杜家宅的情况并不是很了解,他们进攻的时候,十分小心,似乎在警惕什么。此时的杜家宅已然变成一堆废墟,对他们的威胁降到的最低,但这些日军依旧十分小心,进攻的时候,分成了两个梯队,前方是斥候,负责侦查,后方是日军的步兵班,呈散兵线,并且沿途留在日军藏匿在废墟里。
这样的进攻方式,夏远从未见过,未来的资料里并非是把日军的所有作战使用的战术都记录下来,有很大一部分遗失,一些日军的对账,可能会在原有的作战战术基础上,增添一部分战术,用于作战中。
很多时候,这些临时起意的作战战术,一般不会被记录。
“麻烦了,日军在废墟里留下一个个士兵,就像是一根根钉子一样,扎在阵地上,对游击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如若是把他们一个个拔掉,就会浪费时间。如若不拔,在开战后,这些日军会迅速聚拢,从侧翼进行包抄。”
夏远只带着三个人,同一个小队的日军作战,他有把握活下去,但他没有太大的把握让老兵他们活下去。
老兵,牛前和二愣子他们也经历了不少战斗了,说是老兵并不为过,但对于日本鬼子而言,他们还是差太多太多,光是身体素质方面,就不是日军的对手。
夏远思索着行动计划,日军的斥候已经抵达杜家宅,硝烟还未散尽,日军的斥候借助硝烟的掩护,迅速冲入杜家宅之中,子弹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