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邻邦身上测试。
1876年,明治政府派遣一支由两艘炮艇和三艘运输舰组成的海军舰队前往朝鲜,强迫朝鲜政府签订通商条约。
与当年美国海军准将佩里强迫日本开埠通商口岸的情形如出一辙。
而后又与清政府爆发甲午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若不是西方列强干预,辽东半岛也将成为日本的战利品。
1904年,日本军队规模增加一倍,军备制造方面实现自给自足。
通过战争获得战利品,让日本人的信心暴涨,甚至扬言能打败清政府,就能打败俄国。
于是1905年日俄战争爆发,并成功夺去了辽东半岛的旅顺港,获得库页岛的一半,和在东三省的商业优势。
这对于一个过去五十年都在西方列强羞辱中,卧薪尝胆,同时又自尊自傲的国家,这次的胜利,让人振奋。
20世纪初,完全就是日本的黄金岁月。
现代战争不仅仅为日本赢得了军事声望,也为其带来了史无前例的繁荣,尤其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日本的对外出口达到了顶峰,钢铁、纺织品、均需用品,直至大战结束,黄金时代落下帷幕,不少军工厂纷纷倒闭,造成了上千万人口的失业。
1929年,美国经济大萧条,又进一步导致日本生丝出口贸易陷入瘫痪。
同样重要的是,日本作为协约国胜利的一方,但在此后的十年间,许多国际商人和消费者却刻意避免购买日本商品。
其主要原因还是西方人方案日本在20世纪初的几十年中,对中国的侵略行为,因此西方的金融家们选择将更多的资金注入中国。接着,《凡尔赛合约》规定将德国在山东半岛的权益转让给日本,促使中国人民群情激奋,因而发生了广泛的抵制日货运动。
这一行为进一步损害日本利益,促使日本人普遍认为自己成为了国际阴谋的受害者。
种种原因结合,日本走向了一条极端道路。
明治维新时期,日本人口仅有3000万。
1930年猛增到近6500万,加上日本国内制度的不同,并非农业大国,这使得日本越来越难以养活全部人口,日本农民坚信劳作,努力使粮食产量升至极限,可到20世纪20年代,日本的农业产量陷入停止,不断增加的人口,导致日本每年都要严重依赖粮食进口,日本的大米进口更是增长了两倍。
20世纪20年代,日本军队中出现了大量激进分子,其中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