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狗还在屋子里待着?”武友华又问。
“他就是想不开,你知道,三狗他被拉壮丁入伍,到了战场上,估计连日本鬼子的影子都没有看到,对这样的战争产生了恐惧。”王翠说。
他们二人都是地下成员,在方方面面,都有一些了解,针对王三狗的情况,他们也没有太好的办法,只希望他能够早点走出来。
中午,他们才隐约听到了远处传来飞机的轰鸣,王翠站在二楼的窗口,看着远处的天际,只见一群敌机从东南方向结队而来。
随之,金陵城内警报声大作,市民们纷纷拖儿带女,有的往防空洞内跑,有的向比较安全的地方躲避。
武友华催促王翠先下地窖,躲起来,他拉着孩子先下了地窖。
王翠立即去王三狗的屋子,把王三狗叫出来,往地窖的方向逃去。
然而,飞机在天空盘旋,丢下的却不是炸弹,而是如雪一样的传单。
武友华透过地道口的缝隙,看向天空纷纷扬扬飘下来的一张张纸,对王翠道:“你们先躲着,我去看看怎么回事。”
他打开地窖,发现院中已经落了不少纸张,捡起一张,打开看了一眼。
脸色微微一变,这竟然是‘劝降书’。
王翠接过来,念道:“百万皇军,业已席卷江南,金陵城正处于包围之中。从整个战局大势看,今后的战斗百害而无一利。金陵是中国的古都,民国的首府,明孝陵、中山陵等估计名声猬集,实乃东亚文化荟萃之地。日本军对负隅顽抗的人格杀勿论,但对一般无辜之良民及没有敌意的中国军队,将是宽大为怀,并保障其安全。特别是对于东亚文化,更将竭尽全力予以保护。然而,贵军如果继续抵抗的话,金陵将无法免于战火,千年的文化精髓将毁于一旦,十年的苦心经营也将化为乌有。本司令官代表日本军,希望根据下列手续,与贵军和平地交接金陵城。——大日本军总司令松井石根。”
王翠念完,抬起头看着武友华,忧心忡忡的说道:“这个时候发劝降书,日本鬼子居心叵测啊。”
武友华更为担忧,此刻没人比他更明白当下金陵的困境,这份劝降书可能会直接打破当下固守的局面。
传单上还规定中国军队代表与日本代表谈判投降的具体办法。
“对本劝告的答复安排在12月10日中午,地点在中山路句容道的警戒线上。贵军派司令官代表和本司令官代表在该地进行接收金陵所必要的协定和准备。如在指定时间内未得到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