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晓南爽快地说:“既然你这么急用,我给别人留了几条,先给你吧。你能不能借我一辆自行车?”
张鸣当然同意,立马把店里采购用的二八大杠推出来,那车尾两侧各挂了一个装菜装鱼的塑料兜子。
“你会骑车吗?”
“会骑。”
“那你尽快带回来。”
梁晓南对梁晓北说:“晓北,你在这里等着我,我回家去一趟,很快就回来,你别着急。”
她自然不会回大坑村,但是她也不会这么快回饭店。她骑着自行车在鱼县县城转了一大圈。
这里不像地球上的六七十年代买什么东西都要布票、肉票的,这里做生意随便做,有钱你就随便买。
然而,瓷国经济落后,物资本身很匮乏。
她在卖鱼的地方看了看,基本是鲤鱼、鲫鱼,其他品种就没有,而且鱼也不大,上半斤的很少。
蔬菜就只有一些豆角、蒜苔、茄子、辣椒、西红柿,其他品种鲜少见。
她又去米店转转,大米非常粗糙,可是售价不低,竟然5毛一斤;最优质的“小站米”,售价8毛,她不禁咋舌。
前世里听老年人说过,60年代是物价变化最大的10年,从初期开始一斤大米能卖到20、30块钱一斤(就这个价还根本买不到粮),后来到1、2毛一斤,反正价格起伏特别大。
她现在有些明白了,这个蓝星,大概率就是地球的孪生兄弟,除了个别细节有差异,一切都很相似,比如这物价。
作为主食的大米这么贵,可怪不得大家别的都不想干,只愿意种粮食。
水果市场,也只有苹果和梨,而且是那种软绵的苹果,口感不好,甜度也不够,胜在便宜,2毛钱一斤。
县城的落后程度无法想象,她前世里的农村都比这要富裕繁华多了。
转悠几圈,她竟然看见一个卖桑葚的,不是紫红的那种,是奶白色的。
她走过去看了看,卖桑葚的老大爷在太阳下晒得口干舌燥,一看生意来了,马上急切地给她推荐:“我这桑葚非常甜,不信你尝一个。”
梁晓南拿了一颗,酸得直接吐出来:“大爷,这桑葚还没熟吧?”
老大爷心疼地说:“你这闺女,怎么吐掉了,多好吃的桑葚,怎么会不甜呢?我尝过了,很甜。”
梁晓南忽然想到这桑葚还真不一定是不好,这不是她生活的那个时代了,桑葚能有这个味儿已经算不错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