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名,杨振,国子监学子。第四百五十九名,李柱鸣,青州胡水郡人......”
站在“功名墙”下的吏员,大声唱榜,而在他开口的瞬间,原本嘈杂的声浪,不约而同的安静下来。
数千名学子竖着耳朵聆听,当听到自己名字时,或喜极而泣,或振臂狂呼。
“二郎,怎么还没听见你的名字?”婶婶有些急。
“娘,这才到一百多呢。”许玲月安抚道:“你不是说二哥是会元么。”
婶婶瞪了眼女儿,死丫头居然连她都敢调侃。
“二郎,还没到你啊。”
第五十多名时,婶婶更急了,眉头紧锁。
“再等等。”许二郎皱眉。
唱榜到前十时,婶婶脸色发白,感觉儿子十有八九要落榜。
许新年眼里流露出忐忑和些许激动,这是不成功便成仁的趋势,想起大哥的那首《行路难》,以及自己平时的积累,二郎心里还算有些底气。
终于,当那声传唱想起:“今科会元,许新年,云鹿书院学子,京城人。”
婶婶耳边“轰”的一声,宛如焦雷炸开,她整个人都猛的一颤。
这一声“焦雷”同样炸在数千学子耳边,炸在周遭打更人耳边,他们首先浮现的念头是:不可能!
不可能会是云鹿书院的学子成为会元,儒家的正统之争绵延两百年,云鹿书院的学子在官场备受打压,这是不争的事实。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会元怎么可能会是一位云鹿书院的学子?
上一个成为“会元”的云鹿书院读书人,还是二十年前的紫阳居士。但是,紫阳居士何等人也?
那是四品的大儒啊。
二十年后再看,他成为会元,乃至状元,完全是合情合理,人家本就是一条潜龙。
但是,换个思路,这位同样出身云鹿书院的读书人,在千军万马中厮杀出一条血路,成为会元。
是否意味着他也有大儒之资?
一时间,不少人怦然心动。
这些人都是榜下捉婿的富家翁,或士大夫阶级。
榜下捉婿自古便有,到大奉元景年,虽说不算流行,但守着杏榜物色女婿的家族依旧不少。
等的就是一位资质出众,有潜龙之资的读书人,比如眼下的“会元”许新年。
榜下捉婿是戏称,大户人家守着杏榜,瞧中那位读书人,便派人去家中说媒,争的是时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