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水,那将来我们就不用再种南瓜,土豆,玉米,看天论收成,家里有了稳定的粮食,就可以养鸡,养猪,家里产业慢慢也就起来了。”
“接下来就是发展果园,这个需要的时间有点长,但我们底子好啊,各家分给的山林地本来就没什么大林子,正好全部用来种车厘子和石榴,这些可是保几代不差钱的产业。”
“真是感谢你们。”老赤日看着这片壮阔的场景,想象未来几十年稻米满仓,果林满谷的场景,眼神当中泛着泪花:“你们这格局,是我们想都不敢想的,现在竟然落在了我们乡,我到现在每次上来,都还感觉着像做梦一样。”
周至笑道:“不用谢,主要还是联和乡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又正好赶上了好时代。接下来还要靠赤日爷爷你多督促,多宣传,让乡亲们都动起来。现在乡里大家手里都有了些闲钱,如何用一定要带好了,千万不能随便糟践掉了。”
“放心,这点心还是用不着肘子你来操的。”
“真好啊……”周至也看着下方壮阔的景象:“小苗,等将来这些红土全部被绿色给盖住,春天有樱花,夏天有石榴花,那还不知道该有多美呢。”
“嗯,刘奶奶说今年基地的樱花就应该能够看得到了。”麦小苗也很期待:“到时候我们去照像!”
果用植物的花朵其实很多都挺耐看,比如桃李梨樱,比如石榴,形成规模后也十分漂亮,还可以发展“赏花经济”,不过那是十几年以后的事情了,现在全国人民能有那份闲情还能自驾游的,属于凤毛麟角。
这里的道路属于绿能工程养护道路,很窄,只能过一辆车,好在这路上本来也就没有多余的车在跑,一路转下来要十几分钟,风景不错,还能有许多野生动物看。
周至在水库边的草地上摆起小桌子小椅子,点上炉火准备煮茶。
老赤日不耐烦玩这些,迈着腿儿下山去了,说是养着几味中药今天该采了,将周至和麦小苗丢在了山上。
“赤日爷爷是不是知道了?”麦小苗就问周至。
“知道什么?”
“知道我们俩的事儿。”麦小苗问道:“不然干嘛不和我们一起野餐?”
“估计是知道了。”周至笑着摆弄起茶具,往奶茶里加一些果干,这是他的新发现,这样煮出来的奶茶更加的好喝:“大毕摩的眼力可毒得很。”
“那怎么办?”
“顺其自然啊。”周至笑道:“我觉得他老人家应该很欣慰吧,而且彝人的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