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收到了岭南城的两封折子,一折乃是苏大人所报的修路之事,一折便是谨王又请求去海城了。
至于修路之事,这乃是大好事,正如苏大人所言,岭南城盛产各色水果,若能修好路便能将水果运出去,也算是造福天下。
皇帝觉得此事可行,可若要叫朝廷拨款,就还是得商量一番。
至于谨王所说之事……皇帝当时就气笑了。
“三天两头吵架,便也是年轻人精力旺盛。这回又寻了什么借口,去海城查探有没有修路的砂石?亏得他会想!”
大太监也憋着笑:“谨王殿下稳重,倒是颜姑娘性子太跳脱了些。不过殿下也知轻重,想去哪儿都记得跟陛下您报备。”
就像是一个离不开娘的奶娃娃。
这种将人牢牢控制住的感觉,令皇帝心情很好。
“他是谨慎过头了,你以为他是怕什么?”
大太监摇头。
皇帝笑道:“当年斐家旧部那几个,朕全打发去了岭南海城一带。他这是怕朕起疑心,特地提前说明呢!”
斐家旧部!
大太监神情一变,此时也不好多嘴了。
皇帝提了笔,在谨王的折子上写了一个“准”字。
大太监看了又疑惑又心悸,忍不住道:“陛下,这?”
不是说斐家旧部就在那里,为何还要放谨王前去?
皇帝摆手道:“他既都与朕报备了,便是心胸坦荡。再者如今的斐家旧部不过是些零散小虾,不足以起什么风浪了。”
正说着,有宫女端了吃食来。
大太监接过来摆到案桌上,揭开小盅盖子,用小碗盛了一点出来放到皇帝跟前,介绍道:“这是苏大人钻研的甜汤,用岭南特有的荔枝与雪梨熬汤,加上银耳莲子等物,滋润补肺,皇上且尝尝?”
“朕也许多年没吃到荔枝了。”皇帝轻叹。
以前岭南还会送点荔枝来,后来换成了苏大人,就以荔枝不好保存为由不送了,每年的上供也没点好东西。还不如海城,便是穷困潦倒那般,也都会送些鱼虾贝壳来聊表心意。
大太监笑道:“听说是颜姑娘弄了荔枝干,这才能运到都城来。”
“噢。”皇帝吃了一口,满意的点点头,“得亏颜丫头有些点子,朕都多少年没吃到荔枝了。”
“等那路修成了,往后陛下便有口福啦!”
皇帝点点头,觉得大太监得有道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