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戏份的叶天明亲自开车送两人去机场,三点半登机之前,李牧还专门给赵康打了电话,一方面询问从上午到现在事态的发展情况,一方面询问媒体的公关情况。
赵康说自己还在外面跑公关的事情,他上午去燕京最大的连锁超市买了二十万的购物卡,全是五千一张面额,用他的话说,这种购物卡不记名,也不留任何记录,往外送的时候别人拿着没有心理负担,而且这家超市的卖场在燕京现在很红火,商品也非常全,家电卖的尤其好,所以这家超市的购物卡随时有人以95折的价格回收,可以轻易变现。
李牧心里对赵康现在的细腻赞叹不已,肯定了他的做法之后,又询问了他眼下的公关进度。
二十万购物卡已经送出去十六万,现在就差新闻媒体和纸媒方面还没找到合适的门路,李牧立刻把自己当初接受采访时对接过的几家媒体记者联系方式给了赵康。
同时,李牧又叮嘱赵康一句话:“告诉你联系的所有媒体人,这件事做完之后,再追加一倍的公关费。”
百万人爆吧事件本来就是个大新闻,但是,如果不加以引导,媒体报道这种大新闻的时候,出发点往往各有不同。
就比如这次事件,有些媒体可能看到的是Q吧侵权引发了贴吧网友的反抗,这样的媒体视角对贴吧来说,毫无疑问是有益的;
有些媒体可能看的更深一些,把话题指向眼下法律在互联网领域的盲区与边缘地带,试图引发法律相关部门和互联网领域的思考,这种媒体视角对贴吧来说就没什么太大意思了;
若是有些媒体把话题指向这次事件的“百万人规模”,并在此大做文章、宣扬互联网影响力有多巨大,那可就有些危险了,怕就怕听者有意,如果引来政府的过度关注,搞不好可能会惹火烧身。
所以,无论是出于对Q吧穷追猛打的考虑,还是出于自身安全的考虑,李牧都需要把媒体视角统一引导到第一个层面,也就是最简单、最直接的层面:Q吧侵犯大量贴吧吧友的权益,吧友自发组织到Q吧抗议,一定要避免有媒体过度解读这次事件,如果大家都觉得这件事就是这么简单的一个因果关系,那么这次事件就不会弄巧成拙,给自己带来麻烦。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别说二十万,两百万李牧也在所不惜。
这同样也是李牧领先同行一等的地方。
互联网的发展要经历很多阶段,2000年以前的互联网处于摸索期,大家尝试摸索出互联网各种各样的可能性,大胆提出假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