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
李牧这话里的意思其实也很直白,自己就是奔着苏映雪来的,从高中奔到现在,也是隐晦的在证明自己对苏映雪的感情。
苏月华也听出李牧的这层意思,笑着问他:“小李,你家里几口人?”
李牧说:“三口,我是独生子。”
苏月华点了点头,又问:“你爸妈都在海州吗?”
李牧说:“都在,土生土长的海州人。”
苏月华说:“我看你年纪也不大,家里又只有你一个,父母应该也就四十出头吧?”
李牧点点头:“我爸妈结婚早,生我也早,今年我爸四十一,我妈四十。”
苏月华眉头微微一皱,随即便笑着说:“那你爸妈确实很年轻,他们是做什么的?”
苏月华此时正在心里推断李牧父母的职业,如果李牧出生的时候,他爸爸才二十二岁,妈妈才二十一岁,那么她就可以断定李牧的爸妈没有上过大学,最多也就是个高中学历。
苏月华兄妹四个,上面两个哥哥,下面一个妹妹,四个人全部都是大学毕业,不光是他们,连他们的父母也都是建国前的大学生,可谓是书香门第,要说这四家人将来找亲家,钱不是第一位的,而对方家庭的受教育程度可能才是他们最在意的。
不过苏月华倒也没有因为这一点对李牧有什么不好的看法,毕竟李牧是人大的学生,单从这一点看,他跟苏映雪是登对的。
对于苏月华的问题,李牧也没遮掩:“我爸妈以前是西岭煤矿的职工,去年下岗了,就在海州开了个服装店。”
苏月华轻轻点了点头,眼神多少有些藏不住的失望。
这几年下岗浪潮一波比一波汹涌,尤其是国有制造企业、能源企业,男职工下岗十有四五、女职工下岗十有八九,本来煤矿就不是什么好单位,夫妻两人又双双下岗,反观自己二哥一家,二哥前段时间刚提正,海州市局一把手,对他那个年纪的人来说,混到这个地步已经很了不得了,而她嫂子也是国家公务员,而且还是科级干部,李牧的父母和苏映雪的父母一对比,这就实在是有些差距了。
再说开服装店的这个事儿,苏月华一听开服装店四个字,就不由自主的联想到海州街边巷尾那种专卖劣质服装的小店,所以心里这种落差感也就更大了几分。
苏月华不好不作回应,便随口问了一句:“开服装店应该还是挺赚钱的吧。”
话是这么说,可她心里却不这么想,一家服装店,在海州那种地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