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也实在是显得太不重视了吧?二十分钟能解决什么问题?
不过,虽然心中颇为不满,但是这二十分钟的会面时间他还是立刻答应下来,并且跟丁正林几次确认,因为无论如何,他都要先见到李牧本人。
在锁定下这个时间段之后,便开始琢磨两件事:
第一,明天去牧野科技见李牧,应该给李牧带一个什么样的伴手礼,他知道华夏人讲究礼尚往来,正所谓礼多人不怪,带一份小礼物,有时候会起到四两拨千斤的功效;
第二,二十分钟时间太短,一分钟做自我介绍,一分钟寒暄、一分钟代表美国和硅谷说几句欢迎到来的客气话,一分钟赠送礼物、一分钟把话题带入正题,即便效率已经非常高,但依旧有五分钟的时间会被浪费,综合起来算,真正说事情的时间只有十五分钟,如何在十五分钟里尽可能多的聊及正题,并且让李牧对自己、对红杉印象深刻,眼下最大的难题。
一样,整个硅谷有至少十多个风投企业的投资人与李牧定下了第二天见面的相关事宜。
为李牧准备好伴手礼物的时候,他才从一些业内朋友那里听说,李牧明天约了十多家风投见面,而且每一个都是标准的20分钟时间,看起来好像非常仓促,可即便如此,十多家走马观花的快速聊一遍也至少需要几个小时的时间,中间再适度安排休息时间的话,刚好把一天的工作时间全部安排出去。
这样一来,明天的会面有几点可以预见,首先在二十分钟的见面时间上,一定很难有弹性的空间,自己得好好利用这二十分钟;其次李牧这次来美国,有意向面谈的资本太多,无论明天的初接触是否直入正题谈融资的问题,最终李牧在美国的融资计划还是要一家连着一家的谈。
做投资已经很多年了,经验老道,他知道像牧野科技这样的超优质投资项目从互联网泡沫开始到现在已经极少见到、知道所有同行都对牧野科技志在必得,也知道知道一旦企业要与同时多家风投接洽谈判,企业的负责人很容易产生审美疲劳,如果谈的太多,李牧到时候心里恐怕只能通过开价来进行衡量对比,这样一来,想突出重围就只能靠砸更多的钱,这对自己来说压力很大。
翌日一早,李牧便从酒店前往牧野科技在硅谷的办公场地,在当地时间上午九点整,他便开始会见自己约好的第一波客人。
对于今天密集的面谈安排,李牧最大的目标就是带带节奏,虽说整个行业都知道自己有融资计划,但是他没有提前跟任何一家风投表明自己的来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