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贵的要死,普通人别说买回去开,连他妈烧油都烧不起。
但是,有汽车需求的不只是每一个国家,除了国家之外还有许多个人以及个人团体对汽车抱有渴望,这种时候,如果有一家公司专注于打造性价比最高的车,那么一定能够在这块市场中占据最大的主动权。
一家通讯公司如果要放十颗卫星到固定的轨道,找美国发射可能需要三十亿美元,找华夏发射可能需要二十亿美元,但是如果有一家公司十亿美元就能做,而且还能给自己留两亿美元的利润,毫无疑问将来在商用卫星的市场里,它的发展空间将变得非常大。
想到这里,李牧咂了咂嘴,看着埃隆·马斯克说:“听起来好像有那么点意思,不过这种行业的前期投入太大,而且你总要有技术储备吧?不可能从零开始研发,所以你的技术储备从哪里来?”
“NASA!”埃隆·马斯克笑道:“你可以把NASA理解成一个大部分都被废弃的宝库,它里面有大量闲置的人才和技术,只要我们有了足够的起步资金,我可以从NASA找到一大堆精通某种技术并且能迅速把某种技术改头换面为己用的人才,直接从70%、80%的完成度开始开发,起步会非常快,而且我们的研发方向跟这些机构不同,可以最大程度的避免风险。”
说完,埃隆·马斯克解释道:“拿汽车来做个比喻,NASA研究的是昂贵顶尖的F1,欧洲和日本研究的是V12、双增压、马力动辄一千以上的超跑,华夏研究的是V8、增压、马力在600以上但又没那么昂贵的跑车,我们拿来他们的发动机技术、发动机变速箱调教技术、底盘调教技术以及其他的电子辅助技术,但是我们不造赛车、不造超跑也不造跑车,就造四缸2.0的经济车型,把这个车型造好,到时候在这一级别的市场里,我们就是最大的占有者。”
“试想一下,当市面上只有千万美元的F1、百万美元的法拉利以及数十万美元的梅赛德斯奔驰时,我们造出了几万美元的丰田普锐斯,那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局面……”
如果不是碍于身份,李牧真想一边给埃隆·马斯克鼓掌,一边送他一句叼叼叼,怪不得这家伙被称为硅谷的钢铁侠,看起来是在搞匪夷所思的行业,而且前景一点也不乐观,但其实他早就已经把未来的发展空间规划的非常清楚了,Space-X可能一辈子也赶不上NASA,赶不上华夏长征系列、赶不上俄罗斯航天局,但是他只要能做到比他们性价比更高就足够了。
当市场上全是法拉利这种车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