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就是个流动衙门,整天都在外面乱窜,从康宁到西宁,从西宁到凉州,从凉州到甘肃,如今又跑到西安来了。
关键是,赵可变最大的短板就在手臂上,他没右手。
练两年了,他左手能拿刀,但抓不稳笔。
实际上没有右手,比起做文官,肯定做武官更合适。
因为案牍工作对文官来说是必不可少的本职工作,而武官的本职是指挥战役,亲自搏斗并非必要。
「我不是派人照顾你生活起居了?你挑俩机灵的当书办,文书让他们来写,你负责盖章。」
刘承宗对这事说得斩钉截铁,不容置疑:「兵衙关系甚大,交给别人,我不放心。」
赵可变一听就知道大元帅又开始放屁了。
元帅军上下十几万人,超过一半都是大元帅的亲信,在这些人里,他赵可变可排不上号。
刘承宗要把他留在兵衙的唯一原因,是他作为一战功成的榜样,不能死。
但这事没必要跟刘承宗死抠字眼,赵可变在兵衙干了两年,已经不是当初的愣头青了,他知道自己改变不了刘承宗的想法。
因此他干脆
问道:「我来陕西,河西、甘肃怎么办?」
「兵衙职方司迁过来,在西宁、甘州、西安,各设主事、司务一员,掌各省兵籍、事务。」
「青海的事,让宋守真依着旧路子做;井小六调到甘肃搭架子去,至于陕西的主事,秀才出身的那个武攀龙闲着呢,用他。」
刘承宗说罢,看向赵可变,道:「你呢,看哪边觉得舒服,愿意在兰州,就先在兰州;愿意在西安,就干脆留下来,省得将来还要跑。」
驻地的问题,赵可变想都不用想,便道:「大帅,我还是在西安吧,跑累了。」
刘承宗乐见其成,欣然应允。
二人刚谈好这件事,赵可变就自怀中取出书信递交,道:「大帅,这是卑职经过兰州时,师大匠让卑职带给大帅的信。」
「师成我?」
刘承宗点头接过书信,示意赵可变先在一边歇着,招手让佛殿前侍立的羽林郎上茶,便将书信拆开看了。
说来好笑,他看这书信是赵可变私人送来,还以为是师成我那边出了什么问题。
没想到等他患得又患失地展开书信,看见的却是一份元帅府军工产业发展前景规划。
师成我建议,元帅府工衙应集中力量在兰州建立大军器局,暂不迁往关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