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大功绩砸到头上更好的呢?
“老臣,拜见陛下!”诸葛亮拱手行礼,将最后的君臣见面礼做完,这才站了起来。
“亮听闻陛下这些时日已经偶尔亲政,与长史蒋琬咨询大事,此乃大善之举!”
“还好,不过就是了解一下……朕才疏学浅,与蒋长史相比还差了不少。”刘禅一听这话,顿时嘴角抽了抽。
他确实有去学习,不过只是打算咨询一些事情。结果蒋琬那边也是实在,二话不说给他带过来一大堆政务。
那一次刘禅第一次明白了卷王的含义是什么。
与刘禅略微说了几句,诸葛亮还听刘禅抱怨了一下宫中过于节俭的事情。在闲聊过后,刘禅才开口询问诸葛亮的来意,
“丞相此次进宫?应该是有什么大事吧?”
诸葛亮神情顿时一肃,平静的神情顿时严肃起来。
“陛下,臣此次进宫是为马谡之事而来。”
“辅国将军?他有什么事情?”刘禅顿时一愣,下意识开口问道。
马谡他记得非常清楚,那是相父钦点的接班人。当天刘禅就把马谡的名字和诸葛亮所说的每一句话全给记下来了。
不过看诸葛亮的态度,显然不是来夸奖他的。
果然,诸葛亮随后点点头,向刘禅拱手道。
“陛下,辅国将军马谡,性情如火,嫉恶如仇,勇冠三军,兵略非凡。这几年于军中威望益增,大有昔日关将军之风。”
“这不是好事吗?”刘禅有些奇怪的询问道。
“但马谡不喜礼节军令,喜欢出奇制胜。很多时候会违抗军令,私做主张……”诸葛亮摇摇头,直接把话全部说了出来,
“如果仅此而已还好,但其威望益增,军中许多将才皆受其恩。虽然某相信马幼常对汉之忠心,但难保其麾下野心之人……”
诸葛亮没把话说全,但意思已经全部表达出来了。
诸葛亮是相信马谡的忠心的,他不可能背叛造反,甚至马谡对除兵权以外的权力都没啥兴趣。他甚至连自家的儿子都不培养,以示自己绝无造反自立之心。
但是吧,诸葛亮却有些拿不准马谡麾下的部曲了。
马谡在军中的威望说日益增长都是谦虚,事实上军中很多人都把马谡看做了第二个关羽。他的兵略与用武,以及善于识人都让大部分将士仰慕已久。
这一点,从马谡不打招呼就可以从汉中牵走三千兵马兵行子午谷就可以看出来。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