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枋得沉思了好一阵子。
这一件事情,如果在江南,他是绝对不会去做的。甚至不会去想。
原因很简单,大宋数百年,土地兼并严重,很多地方一个村子都是一家地主的。或者一个村子就是一个家族的。后者还好,但是前者,这个村长,或者保正,到底是朝廷的人,还是大家族的管事?
而这个大家族,在朝廷上是有人的。
这一件事情,根本做不成。也做不了。
但是在云南却能做成了。
原因很简单,虞醒与谢枋得本质上是外来户。
虞醒根基在汉军。而汉军上层军官,大多数来自四川与滇东北。他们对云南很多地方没有太多利益牵扯。
谢枋得更不用说了。大量从江南投奔过来的士子等着谢枋得安排的。
特别是阿里海牙全军覆没,更是震动天下。今后不知道有多少士子回投奔云南。
这些人对云南本土派下手的时候,可没有半点温情。
谢枋得对张道宗下手的时候,就能看出来。
正是这种毫无利益关系,改革的时候,才能毫无顾忌。
“殿下,云南七府,一百多县。这就需要很多人员了。如果再加上村政,我估计需要的人员更多,最少要数万吏员了。如此一来,云南一地,要养活的人员,就有近二十万。”
“如此一来,财政压力更大了。”
“我即便清理了这些人,也不过暂时堵住财政上的缺口。如果要这样做的话?云南财政根本不可能自给。”
宋朝政治体制继承五代。
五代为了养兵,对民间压榨是无所不用其极。自然没有朱元璋那种限制官僚集团的想法。
但是,谢枋得很清楚一点,那就是政府无限扩张自己的权力,在财政上并不是一件划算的事情。
从北宋开始,宋朝很多大儒都提倡乡约,也就是一种村民自治体系。
为什么?
就是因为,这种基础管理有太多的问题。
王安石变法之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免役法。
原因就是,之前大宋朝廷让百姓免费给朝廷干活。号称衙前役,而服役者无不倾家荡产。王安石让百姓交免役钱,朝廷出钱雇佣吏员。这其实就是后世明清吏员来历。
但是这些吏员就没有问题了吗?
有问题。
朝廷一旦缺钱,最下层的吏员待遇最不容易保证的。就好像现在,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