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粮价
“臣失态,请殿下恕罪。”谢枋得立即行礼谢罪。
他刚刚太激动了。屡屡打断虞醒的话。作为臣下太过冒犯。
只是谁让虞醒说的,在谢枋得听来,简直是天方夜谭。
误国误民。
虞醒说道:“谢相,可记得范文正治理杭州水灾?”
“殿下是要抬高粮价,让外地粮商运粮食进入云南?冲低粮价?”谢枋得对范仲淹的掌故非常了解。立即明白虞醒的意思。但是随即否定了这个想法。
范仲淹主政杭州的时候,正值杭州发生了水灾,粮价高涨。范仲淹以工代赈,同时抬高粮价一倍,于是各地粮食纷纷将粮食运过来,反而粮价大跌。
轻轻松松治理了水灾。
“云南四面交通艰难,其实去年臣就核算过,安南粮食如果加上路费,远超当时的粮价,只是有外地粮食入滇,冲淡了昆明的粮食恐慌,粮价才跌下来的。”
“从安南到昆明最方便的道路了。这一条尚且如此,其他路更不用说了。”
“更不要说与鞑子对峙。诸路不通。”
“殿下即便将粮价抬高,外地也没有多少粮食进入。”
“不错。”虞醒说道:“谢相觉得,云南粮食真缺吗?真不够吃吗?”
“这------”谢枋得说不出来话。
云南粮食产量不足是真的。但是云南的粮食真不够吃吗?却又是另外一个问题了。
谢枋得没有具体的数据与理论支撑。但是心中默默觉得,应该是够的。
如果将现代所有粮食平均,分到每一个人头上,那应该每一个人都有吃不完的粮食。但依然有饿死。
粮价很多时候是预期。
很多人觉得粮食不够,粮食到了警戒线上,就立即涨。而粮食这个东西,与其他商品不一样,其他商品代价太高,可以不要。但是粮食不吃,是要死人的。为了活下去,粮价可以攀升到无限高。
这让更多人吃不起。
而粮商为了利润,他们更希望高粮价,比起所有人都能买得起,有饿死的局面,才更能实现他们利润最大化。
这就是为什么谢枋得一定要平抑粮价的原因。
“云南的粮食现在在谁手中?”
“朝廷。或者说殿下。”谢枋得猛地一惊。
他从来没有从这个角度思考问题。
谢枋得大清洗的好处已经体现出来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