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做了多年上皇,平日想得最多的就是利害算计。
权力是,感情是,人心易是。
甚至在鞑子大屠杀之前,他是真考虑过与鞑子议和。答应鞑子种种条件,甚至杀了自己的儿子,只要能保全家国。未必不可。
但是此刻,似乎他手中没有筹码了。是一个完完全全的失败者。
似乎顺应形势投降,去谋求一个体面的收场,毕竟以鞑子的作风。将来安南陈氏,纵然不为一方之主,但是也能世代簪缨。荣华富贵。
只是,他不愿意了。
安南到底是儒家文化圈。治国之道。儒皮法骨。
此刻安南上皇心中想得是青史上的名声。
鞑子势大。而且安南这人对中原王朝特别复杂的心态,强烈对抗,却又在骨子里离不开。如果安南上皇用一个体面的方式,向鞑子投诚,安南上皇觉得,自己是能够接受的。青史上名声也不算坏。
但而今走到了这一步。
国何在?弃于敌。
家何在?不忍言。
军何在?死阵前。
民何在?填沟壑。
他似乎忽然发现,他已经什么都没有了。
有的只有他自己。
每一个人只拥有自己的时候,那么自己的尊严与感受就分外重要。
他不想投降。
就当是他由奢入俭难,当管皇帝的人。宁可去死。也不愿意给人当狗。
只是他的理智却告诉他。事情不能做绝。
要留一线联系。
所谓斗而不破。
他即便心中再愤懑。也仅仅是请陈庆余出去。
陈庆余离开之后。正想去找自己旧部。就见一辆马车停在陈庆余面前。
这是一辆云南造的马车。
云南造骨架,上面有安南能工巧匠做得车厢。一般来说,需要从云南定制。这不便宜。更不要说,一路败退下来,多次丢盔弃甲,各种物资都丢了。单单陈庆余断后的时候,一把火烧了不知道多少船。就为了阻挡追兵。
现在能拿出这样马车的人,定不是寻常人物。
陈庆余心中忽然一动,暗道:“陛下,看来不是我背叛你。是你众叛亲离。”
他还没有从清化宫殿里出来,消息已经传开了。
而很多人的反应与安南上皇是截然不同的。
说资产阶级的软弱性,这一点或许不够透彻。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