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枪毙一方。
这是万万不能容忍的。
阿术请郭守敬过来,就是看重郭守敬在火器上的才华。
“大将军。”郭守敬说道:“这火铳我已经造出来,但是与汉贼的做法截然不同。”
郭守敬一边说,一边抵上一根火铳。
阿术细细看了。感觉不错。
但与一根汉制火铳放在一起对比。
工业化生产,就是又快又好。
而郭守敬拿来这一把,也是能工巧匠打造的。
两者一比,郭守敬拿来的火铳,就一种小家子气。太精致了一些。
汉军火铳没有那种精心打磨的精细,却有一种几何的美感。
这也罢了。
最让双方分开差距的,就是枪管上那一道,又细又长的痕迹。即便枪管再怎么千锤百炼,这一点焊接的地方,还是留下了很痕迹。
阿术叹息一声。
他其实知道的。送到将士们手中的火铳,决计不会像给他这把,如此精细。
而汉军的火铳。与他缴获了一千支。在撤退的时候,他宁肯放弃金银财宝,也要带上这些火铳。而且他抽检过,这一千支火铳,几乎是一模一样的,放在一起,除却编号不同,几乎看不出什么区别。
这让他很沮丧。
“这根火铳比起汉军的火铳如何?”
“不如?”
“哪里不如?”
“哪里都不如。”郭守敬也有几分羞愧。说道:“不管从射程,炸膛几率,还有其他各方面都不如。”
“我看过了,这火铳应该是与火炮一个工艺,这原本是一根实心铁棍,硬生生从中间挖出一个洞来。”
“我尝试过。实在弄不好。”
“且不说,找什么东西,能够攻铁?即便能够攻,如何让这铁棍从中间到后面,没有一点偏移?”
“这是我现在解决不了的。”
攻,就是加工的意思。
攻铁,就是用来加工铁料。
虞醒已经能少量生产出一些工具钢了。当然了,效果并不是太好的。但是最少能够生产了。但是郭守敬这里,最硬的东西大概就是钢材了。这就很难办了。
至于如果将铁棍加工成为铁管,不至于偏斜。这也是一个重要工艺问题。
但这个问题在后世,根本不值一提。虞醒参观某些工厂的时候,瞧了一眼。心中就有了大体的把握。而让郭守敬从头开始发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