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一年永平府同知顿时让冯紫英脱胎换骨,而这半年的顺天府丞直接就让冯紫英一下子进入了一个新境界了。
看看今日的表现就能窥斑见豹,这也让汪文言唏嘘感慨不已。
赵文昭就更不用说了,说相识于微末或者危难之际也不为过。
临清民变时冯紫英还是一个十二三岁的少年郎君,但人家已经敢于亲身历险泅水出城,找上了漕运总兵官求助,这才得到了巡漕御史的青睐,但那时候赵文昭也觉得这少年郎君不过是家传勇武,颇有胆略罢了。
可后来的这一切,他就是看得目眩神迷,瞠目结舌了。
看着冯紫英从书院科考,进士及第,翰林院修撰名扬四海,凡此种种,早就超越了正常人想象,那个时候赵文昭才发现自己最初的看法显得多么幼稚肤浅,这是隐藏于渊的潜龙啊,一旦得到机会便腾云驾雾,飞升而起了。
今天再看看人家的气势谈吐,堂上哪一个人都几乎比他要大十多二十岁,但是都得要在他面前俯首听命,这就是才具各异,人不同命。
“此番事宜,具体操作,由汪先生、赵大人以及傅大人三人并行处理,本官坐镇府衙,若是由什么特殊意外需要本官出面的,本官责无旁贷,另,若是有敢于逃跑、反抗者,本衙、龙禁尉和京营,可断然处置,但若是其他情形,须得三方合力定夺,……”
这是最棘手的,顺天府衙的人不可靠,龙禁尉的人太少,而京营的大头兵不懂情况,所以只能凑合成这样一个相互制约的机制,会牺牲效率,但是起码会避免出现不可控的局面。
约定时间,一队队人早已经按照各自分派好的方案便迅速行动起来,在通州那边,已经提前开始动作起来,而城里边考虑到需要协调一致,将人员一一布控到位,这才同时行动。
通仓大使那边由赵文昭亲自带队抓捕,而负责通仓守卫的漕兵一名千户则直接由一名龙禁尉档头配合贺虎臣抓捕,其余涉案人员多达三十余人,分成三十多个抓捕组,重要人员均有龙禁尉人员参与,只有部分非核心成员,交由本衙可靠人员与京营士卒并力抓拿。
伴随着堂内自鸣钟的响起,冯紫英不动声色地坐在大堂中,汪文言与司狱厅司狱以及司狱厅其他官吏都开始腾挪分派监房,一下子多了三十多人案犯,虽然能够容纳得下,但是这些案犯许多都不能关押在一起,冯紫英也已经征用了宛平和大兴二县的监房,以便于分开关押,避免走漏消息和串供。
亥正刚过,衙门外便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