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扶桑事务衙门以官方的名义,和帝国常年往返扶桑进行贸易的十多家大型贸易公司签订了运输协议。
之所以不是其他机构,也不是直接让企业直接组织扶桑女性运回国,这是为了避免诸多麻烦。
首先,大唐帝国成立扶桑事务衙门的目的,就是为了就近,统一处理扶桑事务,毕竟扶桑距离帝国本土首都金陵城实在过于遥远,如果什么事情都需要上报的话,这一来一回随随便便都是几个月的,比西北往首都金陵城传递消息还要慢得多。
因为在国内,有着完善的驿站体系,三百里加急已经是非常完善,邮递司的规模相当庞大,足以承担信息的快速传递,三百里加急之下,消息的传递还是比较快速的。
而海外地区的消息传递,主要依赖的是船只,哪怕是大唐王朝有着专门的快速通讯舰,采用飞剪船型以及新式纵横硬帆,但是航速依旧不算快。
基于消息传递过于缓慢,所以大唐帝国对于海外的直辖领以及殖民地,采取的派遣专门的事务官员就近,直接处理的模式。
比如在吕宋府以及万丹府,这两个海外直辖领,其知府都是拥有着远远超过国内知府的权限,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两个知府,实际上就是当地的总督,除了不能调动军队和掌管征收税务外,其他的权限,尤其是面对当地以及周边土著的权限是应有尽有。
本来琉球府的知府,也是拥有类似权力的,只不过设立大隅县后,就是弱化了琉球府知府的权限,基本上如今的琉球府知府已经是变成和国内普通知府一样了,扶桑事务的权限,基本都是移交到了大唐扶桑事务衙门里头。
有这个衙门在,所以帝国一应扶桑事务,都是让这个衙门进行处理的,这把扶桑女人运输回国的事,自然也是让扶桑事务衙门处理了。
而扶桑事务衙门可是没有什么船只的,也只能是和民营的贸易公司签订协议,租用他们的船只就进行运输。
帝国决定了对扶桑的最高政策后,具体施行政策的就是这个衙门了,联姻政策就是其中之一,而更紧迫的并不是这个,而是军事调整。
夏伍言召集幕僚商量过后,制定了初步的方案,首先是和军方进行协调,帮忙军方完成在扶桑驻军的调遣,同时谋求扩大各殖民地的规模。
尤其是在京畿地方,更是需要进一步提高军事力量,因为此地乃是最近一段时间里扶桑局势动荡的源头,此外,大唐在京畿地区的殖民地位于大阪以及神户,都是非常重要的地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