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平四十年秋十约,帝国京师内,圣天子召开举行了一场对后世影响重大的会议,尤其是对于大唐帝国的诸多海外领地而言,影响更是巨大。
在这一次的御前会议上,参加会议的不仅仅有内阁成员,同时还有军方将领,除了文武双方外,还有一个虽然同样由文武官员组成,但是却一直都是独立运转,同时也是为不少帝国企业所熟悉,并对之不少怨言的进出口委员会的官员。
甚至就连督察院也是派人参与,同时还有大唐帝国的数大海外领地的督办也是专门从海外赶回来参加会议。
而整个天下,有着无数人关注着这一场会议,甚至大唐朝报都是破天荒的连续数天发行特别刊,用以报道这一场注定是要影响后续数十年甚至数百年全球局势的会议。
会议的第一天刚结束,大唐朝报当天晚上就是组织报道,并通过大唐帝国的有线电报系统向其他传递相关讯息。
大唐朝报在当天晚上完稿的特别刊里,重点报道的是参加会议的各大重臣,同时向全天下传递这一次会议的主旨:圣天子李轩心怀全天下子民特地召开了这一次会议,探讨如何更好的提升全天下子民的生活水平,让所有人都能吃饱饭,穿暖衣,住上房。
圣天子在御前会议上提出,帝国成立已经四十余载,通过发展农工商业等,已经是做到了让大部分人能吃饱饭,但是依旧不少地方的民众存在着吃饭难,穿衣难,住房难的问题,后续帝国的主要精力,将会放在解决民众的利益上,将会在为了解决民众衣食住行上。
并引用皇家理工学院经济系提出的食物指数,力争在五年内,把食物指数从现在的百分之五十八降低到百分之五十,进入全民温饱阶段,十五年内把食物指数降低到百分之四十,进入全民富足阶段。
大唐朝报在第一天,就是向全天下普及了一个全新的概念,那就是食物指数。
这个指数的意思就是维持生活所需的食物消费所占个人总消费的比例。
民以食为天,食物是维持人类生存的基础,所以谈及一个地方的民众生活水平如何,只需要他们在食物上的消费占据消费的比例就行了。
简单来说,如果说一个人一年内,消费了一百唐元,但是在食物方面就花费了五十唐元,那么这个食物指数就是百分之五十。
而收入越高,可供支出就越高,同时粮食价格越低,那么在粮食上花费的钱就越少,那么相对的在其他领域,比如住房,衣服乃至教育、旅行等等消费也就多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