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能力的男人既希望自己的儿子是有能力的,又希望自己的儿子是平庸的。
他既期待着儿子超越自己,又希望儿子不要超越自己。
最完美的情况就是,当他还健在的时候儿子是平庸且有孝心的,当他不在的时候儿子忽然觉醒了,拥有了超越他的能力打理好帝国,但是因为没有实际的对比,所以也难说真的超越他。
简单的例子就像是父母希望儿子不要早恋,但是也希望大学一毕业马上娶到一个完美的儿媳妇,转头生下大胖孙子。
既要……又要……还要……都要
困住了愚钝者的问题也同样困住了最聪明的人。
自觉正值巅峰的杨坚,并不希望自己年轻的儿子超越了自己。
明白了皇帝痛处的高颎,只得积极的给皇帝出谋划策。
他也是太子岳丈,自然希望太子能复起,但是太子现在已经完全的失了圣宠,皇帝没有任何让他复起的意思。
要知道捅出这档子事情的元孝矩现在可是完全被剥夺了官衔,虽然还没贬为庶人但是也差不多了。
元孝矩本只是想要给女儿撑腰,没想到这番境地,世事难料啊。
太子这边做不了文章了,又想要牵制杨广,最终皇帝决定将之前埋下的棋子拉出来,他的另外一个儿子,益州总管杨秀。
杨秀从小被安排到了外面,并且有名臣辅佐,名将在侧,而且他自己也非常的努力,做出来的成绩大家有目共睹。
蜀地这些年来,发展的非常不错,兵精粮足,山匪等祸乱也基本都被平定了,做的事情虽然不是多么的轰轰烈烈但是都井井有条,处理得当。
杨坚担心的还是袁玑的谶语,蜀王杨秀,如笼中猛虎,难以关住。
但是这头猛虎现在看起来是个温润尔雅的年轻人,是个稳重有成的少年人,和当年的杨广是那么的相似。
杨坚最终还是放猛虎出笼,毕竟他的身边已经有一头雄师了。
高颎得知了皇帝的决定了就知道这大兴城内的纷争是永远少不了了,皇帝也不想他少了,臣子之间要制衡,皇子之间也要制衡,皇帝之道用好了制衡便算是成功了大半。
大殿之上受封的杨秀意气风发,领下职责。
并且他不用再去益州任职了而是在大兴城内,所管边军也不过是最弱的一支,但是启用的信号已然明确。
朝堂上太子杨勇就像是一个颓废的吉祥物,说不上话,发表不了意见,穿着太子的衣服,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