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便忍不住一起缓步上前。
而走到跟前以后,二人却又不禁失笑,因为此人虽然远远看起来是个束发读书的少年,但近前观察才发现其人身形尚未长成,不过是个天生高挑罢了……观其年龄,应该只有十三四岁,头上所束之发显得非常勉强。
当然,终究是好学之人,而且绝对是美谈,既然见到,总要有所奖赏的。
“见过卫将军!”刚要开口,这少年便已经察觉到了来人,然后即刻起身,收起手中版印《管子》,躬身拱手行礼,满口青徐口音,以少年年龄来看,倒也算是从容了。
“小子见过我?”公孙珣一时愕然。
“之前未曾见过卫将军真容。”少年随即言道。“唯独卫将军怀中断刃太过显眼,再加上周边义从,那此时于此地,还能是谁?”
公孙珣哑然失笑,双手将两个从身后好奇探出头的丫头给推了回去,然后继续询问:“如何在此处看书?我记得考中的大学生皆有禄米,城外还有宿舍,而且也能借书带离藏书阁的吧?”
“回禀卫将军,小子随兄长来得晚,错过了秋后招生。”少年抬起头来不慌不忙坦诚答道。“只是本地藏书阁的老师素来优待我等蹭书少年,故意每日晚饭后才来此处收拾局面,这才忍不住在此多待了一阵。”
“原来如此……怪不得看你衣衫并不简陋,却在此映雪读书。”吕范也是大感兴趣。“原来是怕耽搁管理图书的魏公,不敢离去……你兄长呢?”
“回禀这位贵人。”少年依旧不慌不忙。“我家中是琅琊人,四年前家父以郡丞身份病逝于泰山,结果正逢青徐黄巾动乱,隔断交通,便只能在泰山郡中安葬、守孝,后来也一直在泰山……直到卫将军取青州,镇东将军秋后清理泰山贼寇,这才得以至此。不过,临到此地,错过招生之余居然见到几位淮南人士,听到了族叔讯息,说是小子族叔就任豫章太守不成,便向刘荆州告假归琅琊,俨然是河北、中原安定后,听到了先父消息,专门来寻我们兄弟姐妹五人的……兄长不敢怠慢,便匆匆将我们安顿在城中一处友人宅中,独自南下去迎我族叔了。”
“亏你如此有条理,”吕范愈发称赞道,却又扭头看向了公孙珣。“主公,看来将来的事情,说不定也是可以不必太过担忧的……”
公孙珣闻言失笑,便干脆揭开身上白色貂氅,直接给这个身形偏长的少年披上:“如此,便先下一礼,以作‘将来’预订好了……未曾闻映雪读书少年郎的姓名!”
“琅琊诸葛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