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等到。”昆汀提出疑问。
于东笑着解释,“因为我不擅长。”
并不仅仅是不擅长,他其实不觉得《致命身份》里面加入打斗的情节会更好。
昆汀喃喃道,“如果拍成电影的话,我觉得加入一些打斗情节更好,比如最后一和六被五杀的时候,可以设计得更加复杂一点……虽然老师和学生会武术很奇怪,但那些不都是主角的幻想人格么?加一点荒诞的情节进去,反而会有奇效。”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致命身份》翻译成英文的时候,吉米提过一个想法,就是把的背景改成美国,然后对情节进行一些改动。
其实情节改动并不需要太多,因为《致命身份》里面的中国符号比较少。而吉米之所以会提出这个建议,是因为他觉得里面用的那些名字的谐音,非中文区的读者看不懂。
如果能够改成美国背景,就可以用古罗马命名周一到周日的神给角色起名,这样更方便非中文区读者理解。
不过最终还是没有这样做,而是在书的结尾做了注释。
昆汀是看到注释,所以才用数字来代称角色。
虽然于东不太认同昆汀的说法,却还是点点头,“嗯,你的提议很有意思。”
后来进了礼堂里面,他们两个不坐一起,便分开了,临走的时候,昆汀还说,“今年我要去一趟中国,一会儿结束的时候我再找你。”
于东则点点头,“好。”
颁奖典礼开始之后,就变得无聊了。礼堂很大,但是受时代局限,舞台效果很一般,而且于东的英语水平只能够撑得起简单的日常交流。其他的,不管是主持人开的玩笑还是颁奖嘉宾说的梗,有很多他都听不懂。
于东跟几个《第二世界》的制作人坐在一起,有时候他们都在笑,只有于东一个人没笑。
一般人可能会跟着别人一起,装着笑一笑,不过于东没有。
中间颁奖嘉宾宣布《第二世界》拿了最佳艺术指导\道具布置奖后,几个制作组的人把于东推了上去,因为他是《第二世界》的艺术指导和道具顾问团里面的人。
这个奖,按理说是有于东一份的。
被人推着,于东也就上去了。
斯皮尔伯格也上去了,他还挺高兴,因为知道拿不到大奖,其他的奖能拿一个是一个。
上去的人不少,有五六个,于东站在斯皮尔伯格后面,以为这样打酱油就可以混过去的时候,斯皮尔伯格说到高兴处忽然指着于东说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