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环境又分为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
四个组成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这些都是初中知识,但是不得不想,因为总的来说,就这些东西。
而马丁给出的这个——还不能算是剧本,因为都是些零散的东西,但即便如此零散,马丁已经把剧本的每一部分都分好了。
整个电影被分为典型的四幕式,开场先吸引注意,然后调动情绪,进入第二幕的时候要让观众产生期待……
于东最近就在研究剧本写作,马丁这样一个大师随便聊聊都让他受益匪浅。
“不过,关于里面的人名数字这个点我一直想不到该如何处理进去,之前吉米提到过可以用罗马的那些神的名字命名,我觉得不太好用。”
于东笑着说道,“你不是想把背景放在一个小镇么?可以更具体一点,所有人都集中在一个旅店,然后他们住在不同的房间里,房间号码从一到十或者十一,具体到多少,要看你安排多少个角色。然后角色的死亡顺序,可以跟这些号码产生联系。”
马丁盯着于东眨了眨眼睛,他本来只是随口一提自己遇到的困难,并没有奢求YU帮他解决,但是没想到的是,YU竟然立马就说出来一个好点子。
“YU,你既然想到这些,为什么当时写的时候不加进去?”马丁疑惑道,“难道你当时没有考虑这些么?”
于东笑着解释,“因为跟电影不同,我并不需要用这些来服务我的主题。如果过多的使用这些调动读者情绪的设计,很可能会弱化里面的心理描写。”
“但是你现在改编的剧本却不一样,我能感受到,你希望突显里面的悬疑色彩,让电影有着持续的紧张感,那这些东西就能加进去了。”
剩下的话于东没说,马丁想要增加悬疑色彩,必然也要舍弃掉一些东西,比如中对家庭、学校、青春的探讨。
这种取舍谈不上对错,马丁也是为自己的作品负责。
而于东刚才说的那些呢,其实也是原版《致命身份》电影里面的设计。
但是马丁不知道这些,他忍不住对着于东竖起大拇指:“YU,你能每一部都畅销,是有道理的。”
随后他又一脸激动地说:“那每个角色的死亡方式,你有什么想法么?我的想法是……”
接下去的半天时间里,马丁跟于东非常细致地聊了剧本。
后来,于东送马丁走的时候,马丁握着于东的手感叹道,“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