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东不是什么藏着掖着的人,只不过这种事情不好跟吴书青解释。
龙应苔现在还是一个乖宝宝形象,总是一副忧国忧民,深爱祖国的样子,狐狸尾巴还没露出来。
于东这样说,吴书青也没什么办法,只能应道,“行,那我回头再联系你。”
挂了电话之后,于东坐在沙发上沉思起来。
龙应苔现在在内地应该还不是很出名,大概也就过几年的时间,内地出版社连续出了她好几本书之后,内地的读者才慢慢认识了她。
想到这里,于东觉得刚才的自己有些情绪化了。为什么龙应苔去了,他就不去?
这样的人,自己更应该去面对他们才对。
如果这些人以后依旧可以混得风生水起,成为年轻人的意见领袖,那他回来的意义又在哪儿呢?
那他想要的文化复兴,又如何才能完成呢?
文人为什么会被妖魔化,难道不是因为这些人么?
说不定以后,等“龙应苔们”出事了,其他文人也要跟着背锅。他,余桦,毕飞雨……这些普普通通,没事写写文章的人,为什么要为这些人背锅呢?
在沙发上坐了好一会儿,于东又拿起了电话,给吴书青回拨了过去。
听到于东说答应参加两岸中国文学交流会的时候,吴书青有些惊讶,“于东,我能问问你,为什么会这么快改变主意么?我跟你老师胡月明也是老朋友了,之前在一起有不少次都聊过你,多少知道你的性格。所以之前你婉拒……我说婉拒你应该同意吧,听到你婉拒的时候,我还是很意外的,现在你又同意了,我就更诧异了。”
“主要我还是想去看看汪老先生。”于东不能说太多,只能拿汪先生做借口,不过这也不是假话,他确实非常想去见见汪先生。
之前就一直有这个打算,只不过一直没找到机会。
吴书青并不相信于东所说的,不过也没多问,谁还没有个不能说的事情?
总归结果是好的。
于东虽然不是体制内的作家,但是这两年的影响力实在太强了,不论是国内国外,书市都逃不开他的名字。
前几天吴书青听说于东的《向西》卖出去一百多万本的时候,吓了一跳,这可是一百多万本正版书籍。
之前有传闻说,贾平洼的《废都》卖了一千多万本,但是其中大多数都是盗版书籍,而且《废都》之所以能卖那么多,跟其中的性描写有关。
吴书青敢断言,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