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应该也到位了。”
于东点点头,“回头安排一下,找个时间我去学校看看。”
“好的,我看一下时间表,做个规划……东哥,这次要不要找媒体宣传一下?”姜杰问。
“不用了,低调一点。我顺便去看看这些书的利用率怎么样。”
捐书当然是好事,但是假如没有利用上,那就是浪费了,所以于东想去看看,这些书捐过去,对孩子们有没有用。
到了中午,于东他们一起吃了个饭,然后就开车去找昆汀了,他们约好在燕京电影学院门口见面。
……
“昆汀,我们这是要等谁?”
燕京电影学院门口,十几个人围在一起,昆汀就站在其中,问他话的也是个外国人,是燕京电影学院的学生,名字叫罗异。
昆汀笑道:“一会儿你们就知道了,看到他,你们肯定会大吃一惊的。”
他故意想吊一吊学生们的胃口,这让他感觉非常有意思。
其实这次来中国之后,他对YU也有了更多的了解。
之前,在他心中,YU是一个非常出名的科幻作家,但是上次去看到姜炆之后,却惊讶地发现,在中国这边,YU的身份有些不太一样。
当时他跟姜炆说,自己这次过来还约了YU见面,一开始姜炆没反应过来YU是谁,等到他说是《第二世界》的作者,姜炆才知道原来说的是于东。
随后姜炆告诉昆汀,于东除了是个科幻作家之外,还混传统文学,而且混得很好。
让昆汀印象非常深的是,他当时问姜炆YU在传统文学圈混得到底有多好时,姜炆给他的回答是:拿你们那边来说的话,级别就处在唐·德里罗和艾丽丝·门罗中间吧。
这可把昆汀吓了一跳,YU在文学圈混得这么好?
恰好姜炆说的这两个人,昆汀都还比较了解,德里罗就不说了,后现代主义大师,国家图书奖的获得者,他的《白噪音》被誉为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巅峰之作。
至于艾丽丝·门罗,她虽然没有什么巨著,但是前些年发表的集,在文学圈非常知名。
虽然昆汀猜测姜炆说这话有些主观色彩,但是至少也说明YU是个实打实的文学家。
昆汀正回忆着前些天跟姜炆见面的场景,一辆轿车开到了他们面前停下,随后从车上下来几个人,当头的就是于东。
他立马跑过去给了于东一个熊抱,“YU,终于等到你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