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本写好给你,你知道的,我写剧本很快。”
“我当然知道,不过《火星救援》肯定要把背景改掉,所以我就想跟你先聊聊,看我有什么能够帮助到你的。”
于东知道,其实斯皮尔伯格还是担心,担心《火星救援》的背景改成美国之后,他写不好。
这种担心也是可以理解的。
从市场来看,《火星救援》这部是成功的,能够吸引到读者的。
但是毕竟跟电影不一样,而且《火星救援》里面有不少中国文化的元素,放在这样的长篇幅里被分散后或许感受不会太明显,但是要把它们挤在一部一个多小时的电影里面,可能就不太合适了。
这部的优点是轻松幽默节奏快,斯皮尔伯格希望电影拍出来之后能够保持这个优点。
于东能在里面给读者带来幽默,那么在电影里面还行不行呢?
“这部电影的某一些中国元素,我是要留下来的。”于东首先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当然没有问题。”斯皮尔伯格笑道,随即又补充了一句,“不过还是需要讲究方法,作为一部商业电影,调动观众的情绪是一个硬性标准。”
“你放心,不会太多,肯定比里面少。”
于东抓了抓头发,然后在吉米的办公室里找到了一些白纸。
“史蒂文,我跟你大概说一下剧本吧。”
斯皮尔伯格点点头,坐了过去。
“首先,是人物背景,主人公是NASA的一个工作人员……”
于东一边在纸上比划,一边跟斯皮尔伯格讲解剧本。
其实整体的故事跟没有什么区别,毕竟也结合了原著以及电影。
里面的一些细节,于东又做了一些改动,尽量往美国这边靠,但是保留了一些里面的经典段落,比如主角作诗那一节。
对此,斯皮尔伯格也没有意见。
虽然作诗的那个梗并不美国化,但是确实挺有意思,中国文学丛书比较出名,这些比较知名的梗也在读者中传播比较广,不会缺乏受众基础。
另外,剧本中,在地球救援男主的时候,也提到了中国航天局有帮忙。
这也没什么,反正主要的功劳还是美国的。
其实《火星救援》原版电影里面也有中国的戏份,虽然比较含蓄,但是细细研究,中国的功劳还是挺大的。后来这样的设计可能为了讨好中国观众,只不过于东把这给提前了。
让斯皮尔伯格比较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