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题……如果碰到协会的这些人不忙的时候,也会帮忙解答。
最让康振华他们意外的是,还真有些人想要支持国家科学建设,还会往信里面塞钱,一般不会多,但是也让他们很感动。
这种情况,协会这边会把钱退回去,同时附上一份感谢信,告诉对方,想要支持国家科学建设,帮忙做基础科学宣传是个更好的办法。
后来《火星救援》在国外出版,中文版的感谢信也一同翻译了,让康振华等一众科研认识感到非常开心,这等于是把他们协会宣传到国外去了。
在此之前,他们还从来没有这样的经历。
也是经历过越来越多这样的事情,科幻在科学界也逐渐变得越来越正面,他们发现,科幻在科普方面也能发挥很积极的作用,至少可以起到宣传作用。
台上,于东把所有该感谢的人和机构都感谢了一遍之后,笑着说道:“我的发言结束了,感谢大家的聆听。”
说完之后,他跟杨潇点了点头就下去了。
随后杨潇走上前去,说了一段结束致辞,典礼就到了下一阶段,先是所有获奖者跟主办方在台上合影,然后就到了记者采访环节。
记者采访环节很长,因为接受采访的不仅仅是获奖的这些人,其他一些比较有名气的嘉宾也会被记者们盯上。
赵宝钢这种大导演,宁婧、夏宇这种新生代知名演员,还有余桦他们这几个大作家,自然都是逃不掉的。
于东是跟余桦他们几个一起接受采访的。
站在一众记者面前,余桦跟莫言他们几个把他往前推,由他暂时充当新闻发言人。
“于东老师,你刚才说今年会有科幻,能问一下具体是什么题材么?”
“《带上她的眼睛》将会投入多少钱,会在国内上映么?”
“《火星救援》近期会被改编成电影么?”
……
站在前面,听着记者们提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于东压了压手,“各位不要急,一个一个来,我来点名,你们提问吧。”
随后他在一众记者中看了一圈,忽然看到了蓉城电视台的牌子,便笑着冲蓉城电视台的记者招手,“这位穿蓝色T恤的朋友,你到前面来。”
“我?”向建伟指了指自己,有些受宠若惊。
于东点头,“嗯,就是你。”
确定是自己之后,向建伟兴奋地挤到了前面,然后开始做自我介绍,“几位老师好,我是蓉城电视台的记者向建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