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着硬硬的壳,我的皮肤应该是白色的,其实我也不确定,因为我也没有照过镜子,但是我想,我应该是一只白色的猪。又或许,在我白色的皮肤上,还有一些不规则的,黑色的花纹……”
胡婧的作业……于东给出的评价是:初中生水平。
不过于东给他们布置作业,不是为了看他们的作文水平,而是想看看他们的联想能力。
事实上,胡婧在这方面做的还算不错。
至少她在作文中做到了一点,就是视角限制,在某些片段中,她试图真正地把自己当成一只猪。
“尚可,下去吧。记得回去多看看书,如果有时间也可以去听听戏创的写作课,提高一下你们的写作能力。”
“知道了。”胡婧松了口气,拿着作业回到了自己的座位。
之后于东又一个一个把学生叫上去,把他们的作业当中读出来。
这些学生的写作水平大多都很一般,包括文艺女青年袁泉。
虽然她读过不少书,也追过文学,但是写出来的东西浮于表面,而且有些刻意炫技,这就是读了书,却读得不够多的原因。
反倒是最后一个出场的祖锋的作业表现让于东十分意外。
于东布置的作业题目是“我是猪”,其他学生大多用了第一人称,要么就是“我是猪”,要么就是“假如我是猪”。
而祖锋却不一样。
“刚到黄瓜园的时候,我遇到了一个老人。第一次见到他的时候,是晚上,因为有月光,勉强能看清他的长相,很老,即便光线并不好,也能明显地看到他脸上刀刻一般的皱纹。他笑起来时,原本被皱纹分割开的皮肤,又重新挤在一起,两颊像两把折扇。”
“有一天,他告诉我,他其实是一只猪。听到这话,我笑了起来,跟他已经见过几面,虽然不是熟人,但也绝不陌生。或许他也觉得跟我熟悉了,才跟我开了这样一个玩笑。我回了一个玩笑,说,我其实是一只狗。我没有骗他,因为我就是属狗的……”
祖锋正儿八经地写了一篇,而且手法很老练,叙事也很清晰。
大概讲述的是这样一个故事,“我”在黄瓜园遇到一个奇怪的老人,见过几次之后,老人跟我开玩笑说他是一只猪,我只当做他是开玩笑。不过从此之后,老人却开始跟我讲述他是怎样从一只猪变成一个人的过程。
老人六十年前曾是六十年前城南某户人家养的一只家猪,这家人因为一些事情死得只剩下一个老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