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都能听到,差这一会儿不碍事,但是你们几位的文学课可不容易听到。而且,我想学生们肯定也很想听听你们讲文学,是不是啊,同学们?”
学生们兴奋地回答道,“是!”
刘诗昆的话说到他们心坎里了,音乐课天天都上,根本不差这一会儿,但是于东他们这些大作家给讲文学,却不是在哪儿都能听到的。
他们倒也不是真地非常热爱文学,但是大作家的讲话,睡不想听听呢?而且还能在枯燥的学习中,增添一些乐趣。
台上的这几位,也就王晓波的名气弱一点,但是最近深空中文网一直在推王晓波,所以他有一大批年轻的书迷。
于东看向莫言他们,带着询问的眼神。
几人都微微点头,表示自己没有问题。
随后于东笑道:“那就随便讲讲吧。”
听于东答应,刘诗昆开怀笑道:“那我跟砚秋就下去了,把这舞台交给你们。”
随后他又看向旁边的那架钢琴,问:“要不要我给你们伴奏?”
“伴奏?”于东在脑海中试着想了一下他们几个在前面讲话,刘诗昆在后面用钢琴伴奏的画面,立即摇头道:“不用,不用。”
“行,那我们下去了。”
等到刘诗昆跟程砚秋下去之后,台上的几个人相互看了眼,眼神都透露出一个意思:谁先上?
最终于东开口道:“咱们也别一个一个说了,就随便聊聊吧。今天既然是来了央音,自然是免不了要聊一聊音乐。我脑海中最早有音乐这个概念,应该是十九年前,1978年的时候。我记得非常清楚,那一年,上沪的街头忽然能看到有些中学生或者社会小青年提着收录机走在上沪的街头和公园里,播放邓丽君的歌曲。那时候,这类歌曲还有一个专有名词,叫靡靡之音。”
“我就想啊,哦,原来这就是靡靡之音。靡靡之音一词,出自于《韩非子·十过》,所指的是一首婉转动听,却会让人萎靡颓废的曲子。因此,这个词从某个角度来说也是一种赞许。大概因为当时大家都觉得邓丽君的歌曲好听,所以才会给冠以靡靡之音的名头。”
莫言接过话茬:“我虽然比于东年长些,但是听到靡靡之音却要更晚。读过我书的朋友,应该都知道,我生长在高密的一个农村。有很长一段时间里,我所听到的只有大人们传唱的童谣。人在贫穷的时候,很难会去追求填饱肚子之外的东西,音乐就属于此列。”
“我那时候最大的希望,就是能多吃几顿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