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请告诉我答案。
他又试着将苹果发在评论区里面,没过多久,那个“指引者”就主动联系了他,并且告诉他,他获得了一套典藏版书籍。
看完“蟒蛇”描述的这一系列操作,科克人都傻了,这线索也太难找了吧?
虽然看蟒蛇的复盘,感觉他做起来挺容易的,但是科克知道,想要在一本书里面找到这样的线索是非常不容易的。
一般读者即便意识到“玫瑰线”具有指引作用,也不会注意到隔了老远的两处“玫瑰线”后面接着的单词首字母跟深空部落缩写一样。
科克也去找了“指引者”的账号,这个账号依旧只有那一条部落,不过底下的评论已经不止蟒蛇发的那一条,而是增长到了好几千条。
网友们疯狂地在这条部落下发评论,这些评论大部分都是从《达芬奇密码》里面摘出来的单词或者句子。
他们是想要碰运气,看是否能够正好碰到暗号。
当然,除了讨论获取典藏版图书线索之外,很多网友也在讨论新书的情节以及那些让人眼花缭乱的符号学内容。
科克并不是一个抗拒剧透的人,反而看着网友们的剧透,他津津有味。
通过网友们的剧透,科克发现,这本书本质上是一本探案,从卢浮宫馆长的死亡开始,主角抽丝剥茧,沿着线索一步一步找到了最终的秘密。
而这本书跟其他探案最大的区别在于,里面充斥着大量的宗教和符号学内容,而且这些内容非常颠覆。
在《达芬奇密码》中,耶稣是个普通人类,而且还跟抹大拉的玛利亚结婚生下女儿沙拉。
说实话,刚看到这条剧透的时候,科克吓坏了,但是想到这不过是一部之后,他内心要平静一些。
不过当他关掉电脑,打开新书之后,却再次被吓坏了,因为他发现,《达芬奇密码》里面那些颠覆性的内容竟然有条有理,给人一种确实如此的感觉。
主角总是能够提出一些看起来非常有力的证据来证明他的观点。
“YU可真敢写。”
科克认为,即便是在相对开放的美国宗教界,《达芬奇密码》中的一些颠覆性内容也会遭到抵制。
……
事实证明,科克的担心没有错。
《达芬奇密码》刚面世就大卖,但同时也引起了不少的争议,一些宗教人士对这篇里面的很多内容发出了抨击。
美国这边还好点,在俄国上架之后的第二天,就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