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了两千三百多封寄给于东的信件,创下了记录。
这些信件会先寄到传达室,然后再过几天,信件攒到一定数量之后,周大爷就会带亲自带人把这些信送过来。
金艺其他作家们也会收到信,不过没有于东这么多,每次周大爷给于东送信的时候,会顺带着将余桦他们几个的信送过去。
信件送到家里之后,于东会大概看一下寄信的地址,将那些从单位里面寄过来的信放到一边优先读取,然后如果有时间的话再从其他信件里面挑出一部分看看。
他也想把所有读者寄给他的信都看完,但是实在没有时间。
之前于东还想过,雇个人专门帮他看信,不过最终打消了这个念头,这些信寄过来,说不定藏着寄信者的秘密,交给别人看也是一种不尊重。
于东走到柜子边上,从里面拿出信件。
这些从单位寄来的信不多,只有十来封,于东大概看了看,基本上都是些杂志社寄过来的,有慰问信,有邀稿信,甚至有寄来的汇票……
于东的稿费,基本上都由深空公司那边兑结,像这种寄汇票的情况已经非常少了。
他拆开看了看,原来是《女友》转了他的一篇随笔,直接把钱给汇过来了。
看着手中的汇票,于东忍不住笑了起来,也就五十块钱,他总不能还去跑一趟邮政。
将汇票放到一边,于东又开始拆其他的信件。
一直拆到一封从上沪XH区少年宫寄来的信件,于东挑了挑眉毛,这封信的内容很简单,就是向于东表示感谢。
之前于东给学生们写过一个话剧的剧本,名字叫做《细雨》,主题是跟进城务工子女教育有关的。
当时写这个话剧剧本,于东的想法很简单,就是给学生们自己自己排着玩的,不过学生们表演之后反响挺好,还去了剧院表演了几场。
去年冬天,上沪市XH区少年宫寄过来一封信,恳请于东给他们话剧社授权,让他们的学生可以用《细雨》去参赛。
如果是一般的比赛,其实别人想要表演《细雨》压根就不需要征求于东的意见,直接上台表演就行了。
但是XH区少年宫这次参加的是上沪市学生艺术节,规模不算小,涉及到东西很多,所以少年宫的负责人为了保险起见,特意写了封信征求于东的同意。
那时候收到这封信之后,于东二话没说,直接照着信上写的号码打了过去,告诉对方自己同意了,同时还让深空公司发了个一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