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
想要在哥伦比亚大学建立一个汉学系,这当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大量的钱财。
卡朋蒂埃虽然脾气火爆,但是比较重情义,他也被丁龙的爱国情怀打动,在1901年六月份他向母校哥伦比亚大学捐赠了十万美元。
这十万美元里面有一点二万美元是丁龙本人一生的积蓄,另外八点八万美金则是卡朋蒂埃自己掏出来的。
在1901年,十万美金绝对是一笔巨款,即便卡朋蒂埃挺富有的,那八点八万美金也基本上是他能拿出来的所有现金了。
完成捐款之后,卡朋蒂埃向校方提出唯一的条件就是不必提及他的名字,学校做到了这一点,并以丁龙的名字设立了“丁龙汉学讲座教授”席位。
这个汉学系跟金艺的国际写作中心有合作关系,之前他们系就组织了一些人员去过金艺。
哥伦比亚大学一千多亩,这个面积算不上小,但是对于这样一个世界闻名的大学还是有些紧凑了。
作家团到了之后,校长施罗德亲自带着一众教师迎接,随后又亲自带着于东他们在学校里面参观起来。
在学校里面走了一会儿,毕飞雨笑呵呵地说道,“你们学校竟然也是有围墙的啊。”
施罗德笑着点头,“嗯,我们学校是有围墙的。”
学校有围墙,这在中国算不上什么新闻,因为中国大学基本上都是有围墙的,但是美国这边不同,美国这边一般的大学都是没有围墙的,所以哥伦比亚大学有围墙就是一件比较特别的事情了。
而毕飞雨之所以会说“又”字,是因为他们之前去普林斯顿大学见奥茨的时候,见到普林斯顿大学也是有围墙的,普林斯顿大学不仅仅有围墙,而且设有校门。
王晓波之前就来过哥伦比亚大学,自然知道哥伦比亚大学是有围墙的,他笑着问施罗德,“施罗德校长,你认为学校是否有围墙,跟学术是否自由有关系么?”
“这当然不是,如果学校的围墙真的跟学术是否自由有关,那我明天就会将围墙拆掉。我们学校之所以有围墙,只是希望能够让学校更加紧凑一点,而且有围墙之后也更加安全一点。”回答完王晓波的问题,施罗德倒是好奇起来,“王,你为什么这么问,难道中国那边认为围墙跟自由有关么?”
王晓波点点头,“这几年,中国确实有人提出这样的说法,他们这些人认为,学校有墙就代表了不自由,学校没墙就代表了自由。”
“那中国的学校都没有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