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平西王宫所在地。
山上有非常著名的五华寺,传说中建文帝削藩失败曾经逃至五华寺出家为僧,当年还是西平侯的沐春秘密会见了建文帝,具体谈了什么无人知晓。
不过明人张含写了一首《五华台》,诗云:‘五华台上望昆明,净练微茫似掌平。故国欲归归未得,海风山雨一齐生。’
历史的真真假假已经无从考据,不过五华山的名声却与日俱增,陈永华与夏国相约好同游的日期,夏国相便悄然告辞。
陈永华吩咐茶楼老板,备上一份厚礼悄悄送去夏国相的府邸,什么都不用说。
不用说这处茶楼就是天地会在昆明的产业,是专门为与吴三桂进行接触开设,这就是一处对吴三桂公开的据点,据点放在明处能够让吴三桂看到郑氏的诚意。
几日后陈永华应邀与夏国相一起畅游五华山,两人一起在五华寺上完香后,便来到禅寺中的一间禅房,小沙弥送上茶水之后,便将房门带上,轻轻退了出去。
双方分宾主落座之后,陈永华笑道:“这佛门之地倒是一个清净之所,夏兄有心了!”
“复莆兄!非常时期还是小心为妙,岳父如今被小人盯上了,去年的时候朝廷收缴了岳父的平西大将军印信。
逼得岳父修建园林奢靡度日以自污,可是朝廷还是对岳父不放心,一心想将岳父手中的兵权削掉。”
“夏兄!陈某说句实话,遍观史书,无论是哪家坐了天下,首先要做的就是削藩,而且很少有平平安安削藩成功的。
汉有七国之乱,晋有八王之乱,隋唐的兄弟夺嫡究其原因也是主客易位,大明更是因为削藩打出了‘靖难之役’,如今满清上位,你认为满清不会削藩吗?”
陈永华的话算是说到了吴三桂集团的痛处,如今的吴军不是他吴三桂一个人的,永镇西南更代表着吴军上下的权势。
一旦被满清削藩,依靠着吴军这棵大树吃饭的军头,很快就会被吞的连渣渣都不剩,这些军头为了自身的利益,也会架着吴三桂在对抗满清的道路上一条道走到黑。
这是一个集团的整体利益,陈永华不过点破了这层窗户纸,吴军上下的有识之士早已看出了这一点。
不然吴三桂也不会冒着被满清抓住把柄的风险与郑氏接触,这种事本来就是心知肚明之事。满清朝廷在不断地试探,吴三桂同样如此。
夏国相叹口气道:“复莆说的是!岳父如今是一忍再忍,只要朝廷不把我军逼到绝境,我们还是不会与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