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吴军,这对郑军绝对不是好事,郑军‘驱逐鞑虏、恢复华夏’的口号就会失去意义。
想明白这一点,陈永华豁然开朗,顿时对延平王佩服的五体投地,延平王在举手投足间便做出了最符合郑氏利益的决定。
至于一些圣母病的人会说,两军拉锯连年征战会让多少百姓流离失所,这对郑氏来说并不是问题,郑军完全可以利用满清与吴军交战的机会,将中原百姓大量移民到海外,充实海外人口。
陈永华在梨花驿等待期间,夏国相却在日夜兼程往昆明赶,半个月后,在小年之前夏国相回到了昆明。
夏国相带回的郑氏商品,让吴军上下大为震撼,郑军提供的每一样商品都是吴军目前难以拒绝的。
吴叁桂看着这些似乎是为吴军量身打造的物资,心中明了,看来自己是小瞧了郑氏那个后生小子了。
这小子是在推着吴军站在朝廷的对立面上,而且这是赤果果的阳谋,这些物资只要是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无论哪一样放到市面上都能获得不菲的利润。
自己若是反对这样明显获利的交易,手下的兄弟都会起来反对自己。没有了手下这帮兄弟的支持,自己还能安稳地当好这西南王吗?
可是这种交易一旦持续下去,就没有不被朝廷知晓的时候,朝廷一定会加紧对自己的钳制。直到有一天逼着自己不得不与朝廷反目成仇。
后生心黑手狠,还舍得下血本,看起来要比郑大木强多了,郑大木生了个好儿子啊!
在没人的时候,夏国相悄悄向吴叁桂汇报:“岳父!郑军有一款非常犀利的火铳,八十步的距离可以击穿一寸厚的木板,六十步的距离能够击穿两寸厚的木板。
而且这款火铳还是自生火铳,不用火绳,在有风的天气里也能打放自如,就算是小雨天,只要火药没有受潮一样能够射击。”
“如此犀利的火铳,郑军也不多吧,应该是最精锐的侍卫才能装备吧?”
“那陈永华说,这火铳价格太高,郑军也只装备了五千人,不过只要我们采买,他们能够保证一年为我们提供五千杆。”
“五千杆!这个数目可不小,足以影响一场大战役的胜负,郑军一下子向我们提供这么多的武器,这价格肯定非常高昂吧?”
“确实很贵,不过比小婿想象中要便宜一些,郑军的报价是五十两一杆,不过这个价格得我们自己到安南提货,若是郑军给我们送到边境榷场,需要加二两运费。”
吴叁桂捋着花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