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洪磊的这番话刺激到了郑经,郑经不由想到了诸葛武侯,他不知道北伐艰难吗?他当然知道,可是他还是坚持一次次地北伐。
这为了什么,无非是告诉蜀汉上下,兴复汉室是他们的责任,这个责任要一代代地传承下去。
《我的治愈系游戏》
正因为这种精神的传承,每一代蜀汉人都有一个北伐的梦想,这个梦想直到蜀汉灭亡的前夕,姜伯约都还在坚持。
如今的郑氏与蜀汉何其相似也,也偏安一隅,也是立志于反攻大陆,这个志向就是郑军的军魂,所有加入郑氏之人都应该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我郑氏之君是要反攻大陆,兴复华夏的。
“洪卿之言甚合寡人之意,不知洪卿可有解决之道?”
“臣一直在苦思解决之道,然而臣才疏学浅,没有找到解决之道。”
“你没有找到,寡人却找到了,那就是推行全民教育,从所有的百姓中间选拔人才,大陆是人多,可是他们能够读书的人能有多少,几百万读书人有吗?
而我郑氏两府之地,编户齐民的百姓有两百多万,这还不算我们不断同化的土人,加上这些土人,我郑氏治下的百姓不会低于三百万人。
这三百万人丁,就算五分之一是儿童,也有六十万人,我们从这六十万儿童中培养人才,就算百中选一,也有六千人。
六千人还不够我们两府之地使用吗?解决人才问题,我们需要换个思路来考虑问题,不能还按照以前的老眼光看待问题。”
“王上!百姓的子弟都读书,谁还会去种田、做工,没有农工如何保持我郑氏政权的稳定?”
“谁说读了书就不能种田了,读书是为了更好地种田,原本种田是凭着经验种,读了书以后种田就是凭着学问种。
种田之道也是一门学问,若是人人都是种田能手,我郑氏的土地产出将会大大增加。”
“可是王上!让读书人去种田是否有辱斯文?”
“以后男女儿童都读书,大家都是读书人,谁也不比谁高贵,从事什么职业全凭个人喜好,以及个人的能力。
大家都在一个学堂学习,根据各种考核筛选人才,进行不同的分流,最后剩下的将会自由选择自己将要从事的职业。
愿意种地的可以去种地,愿意做工的可以进工厂做工,职业选择完全自愿。不用担心无人种田,兴许再过个几十年之后,现在一个人精耕细作也就能种十亩地,可能到了那个时候,一个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