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没有哪一项政策可以包治百病,所以说现在的好政策,十年二十年之后不一定是好政策。
我们要做到的是不能墨守成规,要对国家大政根据现实情况及时进行调整,只有不断优化我们的政策,我们的政策才能让经济一直保持活力,用王上概括的一句话就是——与时俱进!”
郑经被老丈人冷不丁的马屁拍的飘飘然,没想到一贯不苟言笑的老丈人添功如此了得。
小书亭
“岳父!这是大家集思广益的功劳,不能算在寡人一人身上!”
“王上!不必谦让,自王上继位以来,所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臣民百姓的凝聚力在所未有,在市井当中,没有几人敢说王上的坏话,就算有一些不开眼的人说几句风凉话,也会被百姓的吐沫星子淹没。”
郑经经常微服到各个地方查访,自然知道自己的名声不错,不过也没有老丈人说的那么夸张,在郑氏新政中,还是有不少利益受损的人暗自诅咒自己不得好死。
对唐兴文这种奉承的话,郑经也只是左耳进右耳出,并没有放在心上,随着郑氏的实力越来越强大,自己身边阿谀奉承之人只会越来越多,这是人性,根本改变不了。
“岳父!你打算在广东如何发展经济?”
“王上!臣是这么想的,广东本就有不错的蚕桑和茶叶基础,臣主政之后,一方面大力推进平原地区的农桑,让广东成为仅次于江南的蚕桑大省。
同时在广东设立剿丝厂、丝绸织布厂、印染厂等与蚕桑配套的工厂,有了这些工厂的生产,广东的丝织业一定会迈向一个新的台阶。
同时广东多山,非常适合茶树种植,在山地发展茶树种植,建立炒茶厂,打造我们广东的茶叶品牌。
只要这两项发展起来,广东的前途不可限量,甚至可以将湖广与江南的生丝都能吸纳过来。”
郑经点点头道:“想法不错,立足广东的特点,发展适合广东的产业,而且广东靠海,生产出的产品能够快速运输到南洋各地交易。
不过寡人有一个疑问,不知岳父有没有考虑到?”
“王上请问!”
“若是按照岳父的这种施政模式,拥有大量土地的士绅大户,肯定不会顾及百姓的死活,大量的种植桑树、茶树,以追求利益的最大化。
大量的土地都种植了桑树与茶树,广东本来就山多地少,那么粮食问题怎么解决,若是不能解决粮食问题,一旦出现粮食危机,就会出现极大的社会动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