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一方平安的守护者。
信使拿出一个用火漆密封的竹筒道:“回大帅!京城周大帅传过来的奏报,委托我海军转交大王!”
林陛接过奏报转身再呈给洪磊,再由洪磊上呈给郑经,这就是流程。虽然郑经就在身边,但是这个流程依然要这么走一遍。
有时候这样刻板的规定规矩是有些耽误效率,可是在郑经看来,这看似拉低效率的规矩,实际上约束了官员犯错的机会。每个人负责的哪一道程序,哪一道出现问题就追查哪一道的问题。
郑经检查了竹筒的火漆是否完好,用小刀刮掉火漆打开竹筒取出里面的奏报。郑经只是大略的读了一遍上面的内容便哈哈大笑。
他倒不是笑周全斌提的这些条件是否合理,而是周全斌不多不少正好凑出了二十一条,这个数字对于华夏百姓来说可不是个好数字。
一:满清朝廷赔偿华夏王国一千万两白银作为华夏出兵的军费,白银全部交付之后,华夏军队撤离京城。
二:第二割让天津卫、威海卫、胶州、海州等四地给华夏王国,和约生效之后满清官员等候华夏官员前往交接。
三:满清不得在四地五十里范围之内驻扎军队,若是被华夏王国发现有驻军迹象,将视为满清的挑衅行为,华夏王国有权做出任何必要的反应。
四:满清各地官府不得阻碍满清百姓流民向我华夏治下的四地流动,任何阻挡百姓流入的行为都将被华夏视为敌对行为。
五:华夏与满清之间实行自由贸易,双方的商人都有权到对方的城镇、乡村等非军事敏感地带进行经商,只要不违反律法,双方都不得干涉。
六:华夏方面将向满清京师进驻领事馆,用以与满清方面对双方之间的分歧进行有效沟通,确保华夏百姓在满清地盘的合法利益。
七:持有华夏户贴的百姓在满清地界有任何的违法行为,都必须交由华夏驻京城领事馆进行裁决,满清不得私自对华夏百姓审判。
八:满清不得兴起文字狱,要给予百姓充分说话的权利,任何捕风捉影的指控都是对百姓人权的赤果果的剥夺。
九:双方以战争方式获得的土地,以最后的停战为时间线,由双方实际控制线为最后划界范围。
十:华夏商人在满清境内经商不得征收任何高于百分之五的赋税,而且对华夏商人所征收的赋税如何花费必须要由华夏领事馆裁决。
十一:释放一切反清志士,将这些人无条件移交给华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