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这是符合大多数满清权贵利益之事,因此并没有因为有人反对而停下来。
也就是康熙主政之后,圈地之风才稍稍的好转了一些,不过土地的兼并依然是满清上下的主流。满清的赋税收入已经开始下滑,各种摊派再次压在了百姓的身上。
若是百姓都过的很安稳,吴三桂起兵怎么可能带动的起这么大的动静,究其根本还是满清的高压政策,让百姓苦不堪言,一旦有了反抗的渠道,立刻便会群起反应。
何义的话直接击中满清的软肋,不管如何粉饰,都无法改变满清是以小族临大族的本质,本质上还是以华夏百姓为牛马。
从满清一进京城便将内城的百姓全部赶出就很清楚这种殖民化的思想,陈廷敬是汉人,本来是没有资格在内城居住,不过却被康熙特旨批准在内城居住,能住在内城已经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我大清刚刚立国,一时半会儿还没有梳理清楚上下的关系,有一些小的瑕疵也是在所难免,可是你们根本就没有给大清时间!”
“从永历十六年之后,大陆基本实现了和平,到现在十几年时间都过去了,你们只会让这个国家越来越糟糕,可有让百姓过上一天的好日子?
十几年时间,你们不仅没有让百姓过上好日子,反而还挑起了战争,若不是你们的朝廷一意孤行非要削藩,这场仗能打起来吗?”
“藩镇之害有多大何将军不会不清楚吧,哪个朝代没有削藩之举,吴三桂雄踞西南每年的军费开支耗费掉大量的国帑,若不削藩光是三藩的军费开支就能让朝廷财政崩溃,朝廷怎能不削藩?”
“既然你们知道藩镇之害,为何要立藩镇,这些藩镇是你们自己立起来的,如今出尔反尔的又是你们,卸磨杀驴玩儿的这么熘,吴三桂凭什么不反你们!”
“是吴三桂等人主动上奏削藩的,不是朝廷主动削藩的!”
“陈先生!你说这样的话有人信吗?真当天下人是傻子吗?今日我们是在协商谈判,与谈判无关的事情,陈先生还是克制一下自己的表现欲望。”
何义这话一出,就是明摆着告诉陈廷敬少说废话,这是莫大的羞辱,陈廷敬老脸通红,一时间却不知道该说什么反驳。
这时坐在陈廷敬下手的一个三十多岁的满清官员站起来拱手说道:“周将军、何将军!晚辈张英有礼了。
刚刚何将军说与谈判无关的话题不要谈,那晚辈请问两位将军,既然是谈判是否应该是有来有往。贵方单方面制定的条件,对我大清是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