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试点,等到试点成功了再逐步扩大。
不过这种办法绝对好使,老天津城的第一批拆迁户在一年后都领到了新房的钥匙,按照拆迁时候的规定,不管家里有多少口人,只按照原来的房屋大小进行新房分配。
同时按照户籍人口的多少补偿拆迁这段时间的租房费用,新式住宅项目是郑经参考了后世的小区住宅建设经验,不过房屋只有三层高度,建的太高建筑材料很难承受高度的压力。
即使如此,这样成片的三层住宅,也成了天津的一道风景线,随着第一期工程的完工,天津城的第一批拆迁户拿到了新房的钥匙。
新的房屋与老百姓的老式平房最大的不同就在于新式房屋采用了新式的独立供暖系统,也就是老百姓所说的土暖气。
至于百姓要不要取暖那是老百姓自己的自由,官府并不干涉,由于城市的发展,需要大量的煤炭进行取暖。
为了满足城市的煤炭需求,华夏工业部门,在控制区内四处寻找煤矿,在工业部门在永平府发现了一座大型煤矿。
同时又在永平府的迁安等地发现了大型铁矿,这可把工业部门高兴坏了,这样的条件简直就是昌化——鸿基煤钢联合体的翻版。
何斌立刻从各地抽调精干的工业力量赶赴永平府,开始搭建生产班子。
同时,天津途径永平府到山海关的公路也在有条不紊地施工,两年的时间已经修到了永平府滦州,正好修到了煤矿附近。
永平府的煤炭源源不断地通过这条高等级公路输送到天津,保证了天津的燃料安全。陆路运输的成本比较高,在铁路还在研究当中,水运就是最理想的货运方式。
何斌亲自坐镇滦州指挥滦河的水文调查与河道清淤与拓宽,使得滦河下游河道能够通航一千料以下的平底内河船只。
水运的发展推动了永平府钢铁产业的发展,何斌将钢铁厂选在了滦州煤矿的旁边,从迁安等地开采的铁矿石,经过初选之后,运送到滦州进行冶炼。
滦州因为有了煤钢联合体,一下子就从原本的边塞小城成了华夏重要的重工业城镇,州城的人口持续上涨,对周边的乡村形成了虹吸效应,就连府治卢龙县城也在滦州的虹吸效应下暗然失色。
满清的永平府知府如今更是成了一个摆设,除了每年黄册上规定的税收之外,永平府收不到一两多余的银子。
只要他敢向百姓摊派,百姓就往华夏的治下跑,永平知府多次向京城上疏,请求朝廷与华夏方面交涉,然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