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分舰队共拥有二十艘大型炮舰,每艘大型炮舰搭配五艘大夹板船,十艘小型快速帆船,组成一个小型舰队,用于小规模的作战行动。
此次出战,第三舰队调集了所有的大型炮舰,以及五十艘大夹板船和一百艘小型快速帆船,在海军舰船总量上对约翰牛形成压倒性优势。
郑经对于自家海军的战力并不自信,因为自家海军就没有跟真正有实力的海军打过仗,纸面上的数据并不能说明问题,真正在大海上开战之后,才能知道战力到底如何。
既然单挑对轰没有必胜的把握,那就在数量上形成绝对的优势,郑经知道按照西夷舰船的划分,约翰牛的三级炮舰就是介于华夏海军大型炮舰与大夹板船之间的舰船。
不是西夷不愿意将更大的军舰调到东方,而是大型的军舰很难通过风暴角的风暴海域。除非是授权在东方建立造船厂,就地制造大型军舰。
西夷对于大型军舰的制造管制非常严格,根本不可能让这种先进的制造技术流出西夷大陆。这就导致了西夷大型炮舰很难来到东方,就算是红毛夷最高光的时候,也只是弄过来一艘二级舰,当做巴达维亚的镇国神器。
为了彻底的将约翰牛的势力从东方赶走,从驻满剌加与旧港陆军中抽调两个镇的陆军由前军都督王秀奇率领随舰队出征。
洪暄率领第二舰队前出到锡兰的亭可马里海军基地,做为支援舰队,随时支援两支舰队的作战。林陛率领第一舰队主力暂时驻扎满剌加,防止被敌人偷袭。同时还要防备佛郎机人与红毛夷人的突然反水。
一切准备就绪之后,时间已经进入到兴武六年,郑经的这个年便在满剌加度过,整个满剌加城还沉浸在过年的气氛当中。
第三舰队主力已经完成了集结,开始拔锚起航,乘着北印度洋这个季节的东北风,两支舰队算得上是顺风顺水,几天时间便抵达了第三舰队在锡兰的海军基地亭可马里。
舰队在亭可马里海军基地补充淡水、蔬菜之后,一路北上杀向金奈。三天后大军抵达金奈港口,然而此时的金奈已经成了一座空城。
只有一群皮肤黝黑的南亚次大陆土著百姓在金奈城堡内外搜寻殖民者遗落的财物,看到华夏大军登岸,这些低种姓的贱民顿时一哄而散,远远逃离了金奈城。
看着人去楼空的金奈,陈辉知道约翰牛是想将兵力集中到一起与他决战。而且约翰牛肯定是想拉长华夏海军的补给线,从金奈到孟买需要绕过整个南亚次大陆半岛前段尖角。
陈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