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大决战,让西夷各国看到了火炮对于海军的重要性。
接舷战从此渐渐地退出了海军的作战序列,原本海军中有一个职业叫做跳荡手,这个职业可以说是海军中最高危的职业。
如今这个职业已经在各国海军中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各国都在疯狂地往军舰上堆积火炮,谁的舰船更大,谁的火炮更多,成了海军战斗力的标准之一。
由于华夏海军是逆风逆水航行,与约翰牛海军的顺风顺水航行相比,很难第一时间抢占战列线。也就是说率先完成侧舷对敌攻击的一定是约翰牛海军,这一点一定是熟悉被印度洋水文的约翰牛海军计算好的。
对于一接战就处于不利位置的陈辉来说,如何指挥做出最正确的应对,非常考验陈辉的指挥能力。
若是正常的操作,陈辉应该排成一字长蛇阵,与约翰牛舰队对冲,双方形成两道平行的战列线进行对轰,一个回合过后,掉头回来继续对冲。
这是西方标准的战列线对轰战术,陈辉的想法是将这些西夷全部留下来,若是用这样的战术对敌,就算能够重创敌人,也做不到全军覆灭。
因此陈辉并未采取最稳妥的两军对冲的进攻模式,而是选择了容易被敌人高速驶来的舰船撞击的横队阵列。
若是有一架无人机在上空盘旋,就能看到海面上,两国军舰摆出了一个巨大的‘T’字,华夏军队是一横,约翰牛军队是一竖。
举着望远镜观察着华夏海军的亨利大喜过望,对身边的副官大笑道:“中国人根本不懂海战,这样的列阵可以让我军轻易地从他们缝隙中穿过,能够同时集中两舷的火炮攻击他们,而中国人却因为船只分散而无法集中火力。
若是我是中国人的统帅,这样的海军指挥官应该上军事法庭接受审判!告诉小伙子们,是时候跟着我去踢中国人的屁股了!”
“是!”副官答应一声,转身去吩咐旗语兵传达旗舰的命令。
陈辉是不知道这样的布阵有风险吗?当然不是,他是在堵自家的火炮的射速。随着华夏军功技术的发展,水力锻压设备越来越大,火炮制造已经从铁范铸造法,升级到了实心铁柱钻孔法。
如今的华夏海军,军舰上也已经全部装备了后装的速射火炮,因为锻压过的钢柱结构更紧凑,所有炮管可以更薄,同口径的火炮重量更轻。
由于采用了切削工艺,炮管与炮弹的贴合紧密,而且采用后装子铳模式,每门火炮配备六个子铳,一旦开火,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将六发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