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意在这里求学,为父支持你,不过你要做好吃苦的准备,听说这郑氏的学堂,越到高级压力越大,大多数的孩子只能止步六年小学堂。
小学堂的课业结束之后,如果考不上更高一级的中学堂,就只能分流到各个工厂、农场、以及其他的一些地方做学徒工。
少部分成绩优秀的孩子,才能考入中学堂,进入中学堂就相当于进入了郑氏的仕途,就算成绩平平也有可能分到一个地方的衙门做小吏,只要政绩优秀,升迁并不是问题。
不过郑氏的中学堂管理非常严格,任何人进入学堂都要与学堂签署一份为国效力的保证书,一旦做出损害郑氏的举动,将会受到严厉的惩罚。”
“孩儿不怕吃苦!孩儿怕的是跟不上其他学生的学习进度,经史子集孩儿一点儿问题都没有,可是那些数术、自然,孩儿就像在听天书,一点儿基础都没有。”
“这你到不用担心,为父会请那位余郎中帮忙,弄一套从零开始的书籍给你自学,想必从零开始的学问,对于你来说难度不大,有些不明白的问题,也可以求教你的师长。”
就在满清使者为自己的未来担忧的时候,安平王城的郑经终于收到了吴周方面的最新消息,吴周方面通过广东向华夏传话,希望华夏能够出兵救援吴周。
吴周的使者已经动身离开昆明,估计用不了多少天就能到达承天府。这一次的出使人员不再是夏国相一人,而是安排了一位吴周重量级人物,吴周的亲臣大将吴世琮。
收到这个消息,郑经悬着的心终于落了下来,他最怕的是吴周方面死要面子,错过了最佳谈判时间,被满清攻入昆明,那一切就全完了。
吴周这个时候来寻求援助,已经没有了任何的谈判资本,除了并入华夏之外,已经没有了任何独立生存的能力,华夏也不可能在华夏的土地上,有一个国中之国存在。
就算是想要封藩,也得封到海外去,若是吴世藩愿意到几内亚岛就藩,郑经举双手欢迎。
第二天,余震瀚在陪同陈廷敬与张英游览安平的时候,‘无意间’说出了吴周有使者即将到达承天府的消息。
正在游览安平街市的陈廷敬与张英,心中就是一惊,这吴逆来郑氏干什么?请求郑氏出兵吗?
若是吴逆给郑氏的好处足够多,甚至全面投靠郑氏,郑氏完全有理由全面接管吴逆,进而与大清直接对抗。
陈廷敬也顾不得在人来人往的大街上,拉住余震瀚便问道:“余先生!吴逆派人来干什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