氏养如此多的官员,他们的赋税能够支撑的住吗?现在郑氏的地盘不大,需要的官员不多,郑氏的海外贸易盈余还能支撑郑氏的政权运转。
一旦统一天下,郑氏就要背上内地各个贫困的地方,若是这些地方也使用这样的官员模式管理,郑氏还能养得起那么庞大的官僚队伍吗?
前宋的税赋收入一直冠于历代,可是依然被庞大的夯官、夯兵等拖垮,郑氏难道要走前宋的老路?”
“马将军!我大周与满清确实没有那么多的官员,可是这些做事的人就少了吗?哪个县衙里没有一大帮的胥吏、衙役,这些还是明面上的,那些白役、帮闲还没有算在内。
这些人跟着胥吏、衙役做事没有好处能干吗?这些好处从哪里来,还不是盘剥百姓所得,郑氏不过是把这些灰色地带的人员放在明面上,将这些人都纳入官府的财政体系内。
有了经制地位,而且还给出了上升空间,这些小吏大多数都会奋力做事,争取在年度考核中评上一个优等,也好升上一级。
只要努力,小吏也有做县官的可能性,这才是郑氏这套制度的厉害之处,任何人想当官都要从最底层往上爬。
类似明清这样科举出来就直接当上一县大令,然后被小吏与士绅勾结各种挤兑,掉进小吏与士绅设计的陷阱里,要么选择与小吏和士绅同流合污,要么身败名裂这种事情会最大限度的避免。
一个从最底层升上来的官员,对于底层的的猫腻非常熟悉,基本上不存在被小吏蒙蔽的可能,除非官员本人自身出了问题,想要贪腐捞钱。”
马宝算是听明白了,吴世琮的内心已经彻底的被郑氏的强大征服,对于吴世琮来说,郑氏是不可战胜的,投靠郑氏才是吴氏最好的结局。
当然马宝也是这样认为,不过有一个前提是吴氏已经无法坚持之后,现在的吴氏远没有到山穷水尽的地步,郑氏给出的条件一点儿都没有吸引力。
“世子!郑氏开出的条件太苛刻了,先不说陛下只给一个公爵的虚衔荣养,就说我们这些文武,还要在郑氏接受培训合格之后才能继续当官带兵。
到时候,我们能不能合格还不是郑氏说了算,若是不想用我们,一句话我们不合格,我们就直接被打入另册,老夫已经五十多了,还有多少光阴虚耗。
若是不在有生之年为子孙谋得一份富贵,又何必这么多年刀头舔血、戎马厮杀!”
“马将军说的很有道理,正因为我们需要更好的条件,才不能把手里的本钱赔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